中國長安網北京1月10日電(安羽)“平安中國建設成效最終要體現在解決突出問題上,關鍵是要扎實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各項部署落實,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時、做在基礎,抓緊化解各種存量風險、有效防范增量風險。”
1月9日,在京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要求,以防范化解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風險為著力點,深入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具體怎么做?會議提出“四大推進”——
一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努力把重大矛盾隱患解決在市域。具體舉措包括:
——要結合東、中、西部發展實際,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區域、類型等特點,加強分類指導,積極探索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彰顯市域個性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要及時總結樹立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樣板,以“品牌效應”“標桿效應”示范引領各地創新發展。
——要健全源頭防控治理、多元排查化解、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工作機制,打造矛盾風險預測、防范、處置、引導的全周期鏈條,充分發揮市域治理半徑優勢,真正使市域成為重大矛盾風險化解最有效的層級。
二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具體舉措包括:
——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導向,讓優勢資源傾斜傳導至基層,推動更多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
——要健全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完善“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要推行省市縣領導干部接訪約訪下訪制度,認真解決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
——要深入排查化解易引發治安問題的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矛盾糾紛,防止發生“民轉刑”和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
三是推進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建設,鞏固和拓展專項斗爭成果。具體舉措包括:
——要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六建”工作,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
——要深入打擊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健全對新型網絡犯罪和跨國犯罪打擊整治機制,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滾動排查整治。
——要加快推進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健全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機制,提高對動態環境下社會治安的主動防控力。
四是推進新技術新業態風險防范化解,堅決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具體舉措包括:
——要強化對新技術和網絡直播、網絡借貸、共享經濟等新業態分析研究,推動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切實提高對新型風險識別預警防控能力。
——要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依法規范發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要高度警惕疫情影響下私募基金、網貸平臺、長租公寓等風險,完善政法機關與金融機構、行業監管部門協同配合機制。
——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健全全鏈式、可追溯的管理機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