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征程。回首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即是順應黨心民心和時代要求,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近年來,掃黑除惡、脫貧攻堅、“六穩”“六保”、疫情防控等一系列重大斗爭取得勝利,一場場硬仗成效顯著,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保證和我國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充分彰顯。
我們已經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貫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這一主線,明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這一根本要求,向全黨發出趕赴“時代大考”的偉大號召,高屋建瓴、視野宏闊、思想深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
回望光輝歷史,擘畫光明未來。如何將博大精深的思想轉化為厲行法治的強大動力,把宏偉壯闊的法治藍圖轉化為法治中國建設的生動實踐,把科學系統的部署要求轉化為具體實在的成效亮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依法治國辦主任郭聲琨在省部級、廳局級政法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要把學習成果體現到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體現到助推社會高效能治理上,體現到守護群眾高品質生活上。”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新時代背景下,檢察機關“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工作新格局的確立,正是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在成熟定型上邁出的關鍵一步。檢察機關要創新檢察履職,助力構建中國特色的企業合規制度;增強工作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將檢察業務做精做深;在抓基層、打基礎上不斷著力,踐行好時代賦予的檢察監督新內涵。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越是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小案”,越關涉人心向背這個最大的政治。檢察機關要將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在司法辦案中,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樹立“整體質量意識”,不斷優化“案-件比”;引導群眾在法治軌道內反映訴求,將“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承諾落細落實;著力在檢察公開聽證的質量、效果上下功夫,切實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夯實基層治理為民平臺,把為民實事辦實、辦好。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要整體謀劃、把握重點、協調推進,將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檢察機關要優化創新檢察監督方式,讓規范的案例指導助力嚴格公正司法,以扎實的檢察履職厚植黨的執政之基;心懷“國之大者”,不固守“一畝三分地”,葆有延伸法律監督觸角、能動司法履職的擔當;將單一領域治理的“點”輻射到公共安全管理的“面”,不斷探索參與社會治理、維護公共安全新路徑;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深化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善用法治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一項長期重大政治任務。檢察機關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偉大號召的政治意義和時代內涵,切實做到“深學之、篤信之、踐行之”,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不斷強化法律監督,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在歷史性大考中交出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