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安網北京7月21日電(郭磊) “紙面服刑”“提錢出獄”......這些熱詞一直撩動著社會敏感神經。怎么解決“減、假、暫”等刑罰執行過程中的頑瘴痼疾?近日,司法部“曬”出2020年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以來,司法行政系統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的成績單,其中透露了關鍵信息。
其中一記重拳是,強化智慧管理體制。
據悉,司法部近年持續推進智慧監獄、智慧矯正、智慧戒毒信息化建設,穩妥開展監獄刑罰執行區塊鏈試點示范工作。尤其是,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解決“減、假、暫”等刑罰執行過程中的頑瘴痼疾。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一步提升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在指揮調度、數據分析、綜合研判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同時,加強監獄執法監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據司法部透露,其至少包括:健全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辦理責任制,加快修訂監獄計分考核、暫予監外執行相關制度,推動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建設,切實提高辦案質效。進一步深化獄務公開,加強監獄會見室窗口建設和服務,常態化開展監獄開放日活動。
推動完善政法部門之間制約監督機制,也是有力重拳之一。司法部介紹,監獄自覺接受“巡回+派駐”檢察監督,做好派駐監獄檢察室建設和保障工作,特別是在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以及罪犯考核、獎懲等重點執法管理環節接受法律監督。擬定了修訂監獄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內容,認真研究司法行政機關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在刑事司法活動中銜接配合、相互制約問題。
記者還了解到,司法部建立完善刑事執行制約監督體系,范圍不止監獄執法,還包括了加強戒毒執法監督、加強社區矯正執法監督和建立完善考評、督察等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