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政法機關在行動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董凡超鮑靜趙志鋒
“請出示工作證明,請大家盡量不要外出,盡可能居家辦公”“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戰役,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希望大家積極配合”……10月31日一大早,甘肅省委政法委轉業干部段春平走上疫情防控志愿崗位。
疫情來臨之際,曾駐守海拔近5000米雪域高原10年的段春平挺身而出,堅守志愿崗位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或手持小喇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或幫助路人測體溫進行登記,或勸返外來人員和車輛,工作的每一個區域都留下他黨員志愿者的“紅色身影”。有人勸他休息一下,他說:“我是黨員也是轉業軍人,現在正在打一場硬仗,我豈能退縮。”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10月21日,甘肅省委政法委印發通知,要求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十條舉措”,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就近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由點及面,全域推進。甘肅各地以“預防為主、分區分級、精準管控”為原則,全面落實“四方責任”,確保實現“管控不漏一人,隔離不漏一人,檢測不漏一人,救治不漏一人”的工作目標。
建設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管理平臺,打通部門間的信息通道,將省內機場作為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口,依托省公安廳大數據警務云,匯聚整合民航、口岸、病例、軌跡4大類17小類數據,建立入境入甘人員、確診人員“四同”人員、高危地區戶籍人員、高危地區軌跡人員四個研判模型,截至11月12日,比對核查航班6.02萬架次、模型比對旅客2138萬人次,發布預警指令48224條,精準預警上述四類人員6378人次。
開發疫情監控系統、來甘返甘人員摸排手機App,為疫情防控、外來人員摸排提供信息化支撐。開發在線咨詢問診平臺、自查上報平臺,為公眾提供免費在線問診和心理咨詢服務,引導發熱患者第一時間上報病情。上線5家互聯網醫院,提供完善的互聯網健康服務,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通,保證正常就醫秩序不受影響。
在基層組織和網格的統籌調度下,探索推行機關干部、政法干警、社區干部、居民小組長、社區民警、醫務人員、專兼職網格員、治安戶長、物業管理人員、業委會成員包抓小區和樓院的“10包1”網格化管控模式,落實“一格多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防控力量配備,列出職責清單和任務清單,將疫情防控、小區管理、矛盾調解、隱患排查、公共服務、輿論宣傳等工作任務細化到人頭,確保每名黨員干部都有“責任田”、都立“責任狀”。
在網格內組織“先鋒贊”“管的寬”“小喇叭”等社會組織,“紅袖標”等志愿團隊,退休老黨員、居民黨員、業主委員會等自治組織,配合網格員開展各項服務保障工作。通過“一對一”微信溝通、“一對多”QQ群反饋、鄉村大喇叭等形式,做好“群眾點單、專人采購、無觸配送”的代購員,當好“政策解讀、輿論引導、安全防范”的宣傳員,動員“身邊人”管“身邊事”,讓“工作藍”和“志愿紅”在抗疫一線形成強大的黨群干群合力,交織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力度和城市溫度,維護疫情期間相對正常的生活秩序,保障群眾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