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常州舉行“警”彩“義”起來“9·29”見義勇為表彰活動,對“龍城見義勇為勇士”(第二季)進行了表彰和獎勵。據了解,9月23日至29日見義勇為宣傳周期間,常州對網格員、物管員、保安員等265人進行了表彰。
不只是英雄壯舉,凡人善舉也是見義勇為。近年來,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創新開展見義勇為工作,營造人人皆可成“勇士”的凡人善舉風尚,將見義勇為的推動融入到平安中國建設中。
“黨的二十大提出,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為社會氛圍,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為我們加強和做實見義勇為工作指明了方向。工作中,我們樹立見義勇為工作現代化‘為人民、靠人民、由人民共享’的正確發展觀,推動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把表彰獎勵的過程變成營造見義勇為濃厚氛圍的過程,實現見義勇為工作和平安建設“雙提升”“雙促進”,讓凡人英雄成為時尚,讓正能量充盈社會,把全市見義勇為事業推上更高臺階。”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黃廣余說。
謀變
見義勇為工作要怎么做?
2020年1月,黃廣余到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工作,彼時,社會上對見義勇為的認識更多地還停留在舍身救人的“大義”上。
“與歹徒搏斗,勇救落水群眾,沖進火場救人……”這樣的見義勇為,常州不少。但老黃覺得,這樣的見義勇為行為能覆蓋的參與者還是太少。一是社會治安越來越好,惡性事件在減少,但精細社會治理的需求在增加;二是群眾覺得見義勇為的門檻太高,一些有熱情愿意施以援手、愿意參與社會治理的群眾缺少能被社會認可的平臺。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為什么不擴大見義勇為的內涵和范疇?讓見義勇為從大多數人的遙不可及變成大多數人的可以參與?
這幾年,電信詐騙猖狂,作為轉賬匯款業務經辦人的銀行柜員如果及時制止轉賬匯款避免了電詐的發生,是不是見義勇為?電動自行車上樓引發火災的事件屢見不鮮,如果有群眾及時提供了線索,算不算見義勇為?小區內不文明養犬導致傷人事件屢屢見諸新聞,如果群眾及時制止不文明養犬行為,算不算見義勇為?……
社會治理的精細化要求讓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從群眾的新訴求出發,不斷研判和界定見義勇為的內涵。
經過綜合考慮,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將見義勇為行為從原來的五大類,細分成69種對近幾年社會治理熱點問題出手的“義舉”。
黃廣余表示,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是弘揚見義勇為的基礎,只有將見義勇為根植于群眾當中,見義勇為工作才會蓬勃發展,才能形成“人人崇尚見義勇為、人人支持見義勇為、人人敢于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創新
不謀全局,不足謀一域。
謀變的思路有了,但是如何具體落實,需要通盤考慮。
“咱們現在見義勇為行為擴容了,如何讓公眾知曉?”“要讓廣大群眾參與進來,得先抓幾個關鍵群體形成帶動作用!”……
在常州街頭,經常能看到4輛刷著見義勇為標識的公交車,“正氣”“正義”“義勇”“崇義”號每天行駛在常州的主干道上,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記者乘坐“正氣”號發現,車廂里到處是見義勇為的元素,有吉祥物,“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等各種弘揚見義勇為精神的宣傳語,還有一本本關于見義勇為行為的宣傳冊供乘客取閱。
公交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物業工作人員等城市的服務工作者,由于平時工作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是見義勇為工作要依靠的力量。基金會聯合常州市公交公司、物業協會成立了工作站開展見義勇為工作,開展“一區品牌、一站一特色、一室一亮點”品牌特色創建工作。
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杭福兵介紹,今年以來,集團表彰的見義勇為行為已經有35起、38人,集團每季度評選見義勇為之星,并對市里評定的見義勇為行為進行配套獎勵。
常州市物業管理協會推動建立了一個見義勇為工作站和17個見義勇為工作室,培養出了一支支見義勇為隊伍,陽光綠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蘇治強便是其中一支隊伍的領頭人。2020年,陽光城市北香園小區某棟10樓一戶人家陽臺著火,物業工作人員蘇治強得知后立即帶著工作人員來到現場,發現家中無人,火勢由陽臺逐漸向室內蔓延,他徒手從9樓爬上10樓,用手將陽臺外燃燒正旺的被子、衣物全部扯下,遏制了火勢進一步蔓延。隨后,蘇治強又爬進室內,和門外等候著的工作人員共同撲滅了火災。在他的帶領下,陽光綠城物業的這支見義勇為的隊伍逐漸成長。
常州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萬君偉介紹,協會推動500余家物業企業、7萬余名物管員和6萬余名保安員投入到見義勇為事業。截至目前,已獎勵740人,發放獎金118萬余元。
融合
“網格+警格+義格”三格融合的社會治理工作正在常州推進,通過深化社區民警統籌負責、網格長具體負責、志愿者廣泛參與的見義勇為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形成警格、網格、義格“一張圖”、指揮通信“一張網”、網格治理“一張屏”。
鐘樓區五星派出所社區民警蔣衛平是轄區內“三格”融合的牽頭人,核實見義勇為線索、申報見義勇為材料、上門走訪慰問見義勇為人員等都是他的工作,在五星派出所,設立了見義勇為工作站,墻上掛著轄區內見義勇為的事跡。
御水華庭社區是老蔣的服務片區,有居民7000多人,在社區里設立了見義勇為工作點,跟社區的網格員、見義勇為積極分子聯動。御水華庭社區黨委書記樊云霞告訴記者,蔣警官在各個網格員所在的業主群里,經常聯動做反詐宣傳。
去年,針對詐騙分子通過郵寄水杯碼、刮刮卡、螃蟹卡等方式精準誘導群眾掃碼進群進行詐騙的新型手段,蔣衛平跟社區網格員拍攝了視頻進行反詐宣傳,還聯合快遞小哥從源頭上治理這類郵寄詐騙。
“去年,我們對快遞小哥王升亮發現‘涉詐包裹’果斷報警進行了見義勇為獎勵,現在,小王作為我們‘義格’的一員參與到平安中國的建設中。”蔣衛平介紹。
常州推進“警、網、義”共建微信群,形成發現問題、流轉交辦、協調聯動、研判預警、督查考核、舉報反饋、先進評選等綜合指揮工作機制。常州市公安局負責將重要信息實時推送社區民警輔警,民警輔警第一時間傳達網格員、物管員、保安員和見義勇為志愿者,積極發揮群防群治力量在聯防聯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為了調動全市1.3萬名專職兼職網格員投身見義勇為事業,常州在全國首創“平安網格”之星評選,并在全省首創了“微信紅包”獎勵辦法,將其與社會治理結合起來,如安全生產、長江大保護、文明城市建設、電信詐騙打擊治理等,目前發放“微信紅包”超10萬余次。
黃廣余告訴記者,下一步,基金會將緊扣市域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守正創新,勇毅前行,積極探索新時代見義勇為工作,讓見義勇為、見義眾為成為新時代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