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初,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在工作中發現天津、河北沿海灘涂及部分濕地有大量成片生長的互花米草,依據雙方合作機制,將案件線索移送至河北省檢察機關。津冀兩地檢察機關經研判,2021年12月3日,同步開展調查,分別對外來物種負有相關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立案。
2022年3月,經過實地挖掘、提取植物樣本并委托檢測,認定被委托鑒定物種為互花米草。市檢察院第三分院使用無人機對涉案海域實地勘查,初步評估互花米草生長面積,固定證據。后委托有關單位就互花米草分布面積及危害性進行評估論證。
經測算,兩地共有互花米草約500公頃,2022年5月,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就互花米草外來物種入侵行政公益訴訟案聯合河北省檢察機關舉行線上異地檢察聽證,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等擔任聽證員,并特邀相關領域專家參與聽證釋理。
行政機關對檢察建議高度重視并在2022年10月予以回復。相關行政機關制《沿海灘涂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方案》,確定牽頭單位,將互花米草治理工作納入到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專項工作中推動。
截至目前,共計治理互花米草73.4公頃,累計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河北省行政機關對互花米草分布面積坐標、危害程度等進行詳查,相關行政機關將互花米草治理工作納入到2023年海岸帶保護修復治理工程,共治理互花米草20余公頃,投入專項資金46萬元。
目前,相關團體標準已經立項并進入評審階段,該團體標準是首個根據檢察機關需求專門制定的標準,其落地將對互花米草現狀調查、科學評估互花米草入侵風險與生態損害程度具有指導性意義。
京津冀檢察機關以聯合辦理互花米草公益訴訟案件為牽引,聚焦“渤海灣”綜合治理,緊緊圍繞海洋生態治理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著力強化辦案聯合、機制聯建,集成打造跨區域協作新路徑。
據悉,2016年以來,三地省級檢察機關共召開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交流會8次,2024年召開了“京津冀+晉蒙”檢察聯動協作交流座談會,對檢察機關服務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進行謀劃。三地檢察機關堅持以辦案為中心,推進“四大檢察”“十大業務”融入發展大局,在刑事、民事、公益訴訟、未成年檢察等領域拓展了多項合作機制。
下一步,天津檢察機關將推動三地重點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檢察協作深度和廣度,以高質量的檢察履職推動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努力展現新的檢察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