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奴耳,蒙語意為美麗富饒。在這里,河水碧波蕩漾,冷水魚在溪流中游弋,林中棲息著數百種鳥類和動物。在這個多彩森林中,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烏奴耳森林分局積極構建“智慧林業”+“生態警務”運行模式,依法打擊各類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為保護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推動生態建設和林業發展作出貢獻。
多維護林,全力守護烏奴耳綠水青山
“帶好單警裝備,背上滅火器,出發。”一大早,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二道梁子警務站責任民警李磊便帶領義警來到一道梁子點位開展巡邏工作。放眼望去,秋天的樟子松林一片金黃。
針對轄區實際,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因地制宜,建立以生態警務室為核心,由警長、林長、護林員、高山瞭望員等76人組成的生態義警隊伍,分別分布在轄區8個林場,對草場、林區、河道等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步巡、車巡,推動森林生態多元共治,成為群防群治的重要載體、社會治理的有力支撐、“平急轉換”的重要依托,有效提升了林區社會治理和生態保護水平。
科技賦能,助推生態警務高質量發展
“這里有煙霧報警,放大看一下具體位置。”10月10日,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在生態警務室進行視頻巡防時,發現山上有可疑起火點,當即通過對講系統指派民警前往現場查看,及時撲滅火源,避免了一起可能引發的森林火災。
為高效實現森林防火,2024年,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接入烏奴耳林業局視頻巡防系統,組建烏奴耳森林公安生態警務室,實現對轄區森林24小時不間斷巡護、及時預警和快速處置,對林區內侵占林地、偷砍盜伐、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等案件偵破提供堅強保障和技術支撐。
今年7月,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依托“生態警務室”視頻巡查發現,在牛房山林場麥地溝,有居民在非法采挖野生藥材,民警立即前往現場展開調查,當場抓獲違法行為人1名,沒收藥材以及工具若干。生態警務室成立以來,已監測并高效處置火災隱患10余起,實現了森林防火滅火智能化、信息化、精準化。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以“昆侖2024”“2024清風行動”為抓手,查辦非法采挖野生藥材案件43起,處罰43人,沒收野生藥材升麻3120公斤、白鮮皮83.6公斤。
生態宣傳,提升群眾生態保護意識
“大家注意,現在是防火期,請您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為全面提升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全力維護林區生態資源安全,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聯合林業局、鎮政府、消防中隊和各林場等多家單位開展秋季防火宣傳活動。
各單位宣傳員深入廣場、集市、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通過懸掛宣傳條幅、張貼海報、發放傳單等形式,向林區群眾宣傳秋季用火、防火安全常識,普及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等相關法律法規,以案說法對近幾年林區發生的真實案件進行講解,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同時,呼吁廣大群眾積極舉報違法犯罪線索,爭做愛護環境綠色生活的踐行者、守護美麗家鄉建設的志愿者、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監督者,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良好氛圍。
“現在家鄉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每年夏天我都會回來住一段時間,我要為家鄉點贊。”說起家鄉的變化,從深圳回來探親的劉女士自豪不已。
烏奴耳森林公安分局將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創新工作方法,以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為契機,逐步探索“智慧林業+生態警務”的運行模式,逐步完善“警格+林格”多維護林的深度融合,不斷加大對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力度,時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打造生態呼倫貝爾的烏奴耳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