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生活角度看,我們可能會遇到非法集資、傳銷等經濟犯罪行為。一些不法分子以高回報為誘餌,吸引人們參與投資,最終導致參與者血本無歸。
例如,一些老年人可能會被虛假的養老項目所騙,陷入經濟犯罪的陷阱。在商業領域,合同詐騙、職務侵占等經濟犯罪也時有發生。企業在簽訂合同過程中,如果不謹慎審查對方資質和合同條款,就可能成為合同詐騙的受害者。而企業內部員工也可能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司財產。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經濟犯罪也越來越常見,如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等。人們在進行網絡購物、網上理財等活動時,稍不留意就可能遭受經濟損失。
經濟犯罪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避免成為經濟犯罪的受害者。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舉辦專題講座、開展法律咨詢等方式,向社會公眾普及經濟犯罪的常見類型、作案手法和防范方法,全力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如果有人向你宣傳免費旅游、免費體檢,推銷養老公寓的,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你看中的是他的高息,他瞄準的是你的本金,拒絕傳銷,拒絕高額理財,非法集資堅決不能碰!這是我們之前辦理過的一起案件......”宣傳活動中,牡丹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圍繞常見的非法集資、網絡傳銷、合同詐騙等經濟犯罪類型,結合典型案例向社區群眾宣講各類經濟犯罪的手法、作案特點、識別要點、防范對策和社會危害性等知識,耐心解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切實增強了群眾自我保護和守法意識。
黑龍江省公安廳墾區公安局經偵支隊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組織民警在轄區早市、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向群眾發放宣傳單、手提袋等方式,現場向群眾以案說法,講解非法集資、假幣犯罪等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犯罪的危害,提醒廣大轄區群眾識別和防范非法集資,提醒群眾理性投資理財,警惕“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避免上當受騙,指導群眾關注公安部門相關媒體平臺、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持續學習識騙防騙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