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一日回想起來,大家都會說,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從國到家,從他到她,所有人都參與到這場緊張而有序的“抗疫之戰”中,而貢獻最大的,除了醫護人員,還有這群社區“守門人”——平安志愿者。在徐匯區,有這樣一群志愿者,他們視街道為大“家”,與社區共進退,他們為戰疫在一線而自豪。
他說,穿梭三個小區,找尋的是心安
一大早,一輛出租車沿桂林路駛來,車里是一位剛出院的老人。疫情期間,出租車不能進入小區,徐匯區康健街道上師大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晟推著輪椅,提前等候在小區門口,準備將這位年過九旬的老人送回家。
走進師大新村,蔥郁高大的綠植比比皆是。此刻穿梭在小區道路上忙碌的周晟,已沒時間去感受這份靜謐。由于疫情期間只開桂林路上一個大門,他們要穿過整個小區才能到目的地。老舊的樓房沒有電梯,周晟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扶上五樓。在周晟眼里,這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
周晟是黨總支書記,也是平安志愿者。他每天早上八點半之前就來到居委,等其他人到齊,他會花上二十分鐘時間,向大家說明一天的工作安排。之后他便開始每天早上的“重頭戲”:騎上電瓶車,去轄區內的三個小區了解情況。
師大新村居委會所轄有師大新村、科技園、文馨苑三個小區,抗擊疫情以來,每個小區都只開放一扇門?!稗D遍”這三個小區,周晟要繞比平時更遠的路,走一個“之”字形路線。“從師大新村出來,到冠生園路的文馨苑,再從文馨苑出來,沿著桂林路返回到師大新村門口,繼而到欽州南路,輾轉到虹漕南路,最終到科技園?!狈党痰穆酚质侵刈吆玟钅下贰J州南路、桂林路,最后回師大新村,“早上我基本就是這樣轉一圈,回來就得十點多了。”周晟說。
雖說是“轉一圈”,但其實這是銜接前后工作的重要環節?!拔乙话銜仍陂T衛處把登記冊看前一天有沒有登記回滬的人,了解他們回程是否經過重點區域以及體溫如何?!彪S后他會把登記表帶回居委會,做進一步的匯總統計?!坝袝r候回去晚了我就把這張登記表拍下來,發給他們做統計?!?/p>
面對堆放一旁的快遞,他會走上前搭幾把手;看到來往的叔叔阿姨,他會下意識問一句“今天身體怎么樣?”面對堅守一線的志愿者,他會詢問“今天情況如何?”他說:“這樣反復而有些單調的日常,才讓人安心”,這份安心便是社區安全。
他說,家人心齊,才能共御“外敵”
丁弋入黨不久,原是楓林街道平安辦社工兼西木小區物業經理助理,為配合“抗疫”需要,他每天都駐扎在小區。在他眼里,西木小區是一個大家庭,而他作為平安志愿者和負責管理整個小區的“家長”,安內撫外更成為義不容辭。
西木小區住戶多、房齡老,聚集著2480戶6000多常住人口,且老人偏多。疫情期間,除定期看望老人的子女,非小區人員不得入內,于是“最后一公里”的送水、送餐等服務落在了志愿者的肩上。丁弋好像并不介意事情繁瑣,“18公升一桶的水,老人們能夠喝很久呢,也不太麻煩”。但2480戶的小區,每天需配送多少個18公升桶裝水,他并沒有說。
街道安排的老年餐,疫情期間也需要由專人配送到居民家門口。丁弋帶領的平安志愿者和小區保安分工配送這100多份餐食,午餐11點多送到,晚餐17點左右送到。對這項工作,丁弋說:“我們都熟門熟路,所以送的也很快,敲一下門放在門口,他們自己出來拿就好了”。
疫情嚴峻,人流大、工作多,這對平安志愿者們來說是不小的壓力。如何讓志愿者們齊心抵御“外敵”成為他面前的一個難題。
而小區的另外一名平安志愿者李朋峻,面對這個難題也并不退縮。這位有著三年平安志愿者經歷的社工,在疫情防控中負責志愿者工作的日常協調。此次,楓林街道31個小區共上崗了近200名平安志愿者,守著94處門崗。為合理有序地安排他們的工作,李鵬峻走遍這94個點位,了解每位志愿者的工作情況,采用以老帶新的模式,從測體溫、樓道消毒、貼海報、上門和電話排查等方面著手安排工作。遇到有空閑,他也站在小區門口,和其他志愿者們一起給居民們測量體溫、發放臨時出入證、登記信息等??谡终谧×嗣嫒?,卻阻不了他們眼里的暖意。
他說,得失是小,安全最大
中山新村也在楓林街道管轄范圍,許多房屋用于短期出租。防控期間,中山新村短租房的35名二房東們在曹興衛的帶領下全部化身平安志愿者,自主清退租客。這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件容易事。
這35位二房東平時負責管理中山新村100來套房屋和楓林大樓364套房屋。這兩個小區距離中山醫院和腫瘤醫院較近,因此這里的房屋以短租為多,長的幾個月,短的只住幾天??紤]到人口流動性強,情況較為復雜,曹興衛格外重視防控這件事。
1月30日左右,曹興衛便召集35位二房東緊急召開疫情防控會議,決定從2月2日開始,中山新村只允許出不允許進,并對外發布了停業通知。31日上午,他們就整理并確認了全部住戶名單,并由35人每晚找各租戶了解相關情況。“一般會測量體溫,問一問什么時候能搬走”,曹興衛說。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曹興衛實話實說:“現在不能放松啊,出了事情怎么辦,這個困難只是暫時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租戶們也難免比較緊張。有人聽說隔壁住的是病人家屬,便要求更換房間。為了消除顧慮安撫情緒,二房東們只能不計麻煩盡可能滿足租戶合理要求。
疫情防控不能袖手旁觀,看到困難租戶更不會坐視不管。排查期間,遇到租戶家屬在重癥監護室,曹興衛還牽頭成立了愛心基金,發動小組成員捐款。這個由35位二房東組成的自治小組的志愿行為得到了楓林街道的獎勵,獎金也被他們放在了愛心基金。曹興衛說,“35個人基本上都募捐了,一共7200塊,加上街道的獎勵,目前基金會的資金已達10200元,這個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除了排查工作,由自治小組組成的志愿者們還自費購買口罩、體溫槍和門崗的輪流值班,一個半小時輪一次。目前中山新村短租房內僅剩75套房子175個人租住,基本上都是春節留滬者。
一草一木匯成林,他們愿一人一行換長安。在這些平安志愿者們的嚴防死守下,徐匯區康健街道和楓林街道自疫情發生以來依然有序生活作息。如果說醫護人員負責治愈患者,那么這些平安志愿者們筑起的便是這最厚實的病毒防御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