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為單位的卷宗賬頁,“萬”為單位的交易記錄,“億”為單位的涉案金額,背負著追回老百姓“血汗錢”的重任,面對著沒有硝煙的經濟戰場。
最近,經偵題材影視劇《獵狐》正在熱播。股市操縱的詭計陰謀、驚險刺激的跨國追捕、歷時多年的“斗智斗勇”……一系列精彩的看點使這部劇一開播便贏得觀眾青睞,更讓經偵警察步入公眾的視野。
今年是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大隊長林植從事經偵工作的第18個年頭。他所在的一支隊肩負著打擊金融犯罪的重任,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守夜人”。多年來,他奮戰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一線,為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高達30余億元。
洞悉:“高大上”的經偵工作其實是張“蜘蛛網”
在常人眼里,經濟犯罪偵查工作很“高大上”,查銀行賬戶、找資金流向,每天和金錢打交道。有人笑稱,經偵警察就是警察中的“白領”。但在他們自己看來,這份工作就像是“蜘蛛網”,要從千頭萬緒間找“出口”,在一團亂麻中理思路。
對于深耕多年的本職工作,林植的看法也早已與學生時代不同。2002年,林植從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對門對路地當上了人民警察。初出茅廬書生意氣時,以為查案不過是沿著已掌握的線索,上門一問便知所有。如今“身經百戰”,才發現案件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是考驗。
經濟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由于其涉及較強的專業性且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經偵警察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偵查本領,還需掌握大量的金融知識。林植辦公室的書柜里擺放著經濟、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專業書籍,這些都是他的學習材料。經濟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往往都很專業,他們可能充分熟悉特定行業規則,熟練掌握利用行業漏洞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方法。而經偵警察必須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辦案,一遇到不清楚的問題,就要及時請教專業人士,反復閱讀相關資料,抓緊時間填上新的知識缺口,跟上案子的辦理進展。正如林植所言,經濟犯罪案件的每個偵辦環節都是在“跟最聰明的人斗智斗勇”,經偵工作“學無止境”。
除了要求大量的專業知識儲備,漫長的辦案周期和艱難的取證過程也無一不在考驗著經偵警察的耐心。
經偵案件的辦案周期長,一個案子耗時七、八個月是常有的事。對于經偵案件來說,嫌疑人到案不過是萬里長征走了三五步,隨之而來的搜查取證過程才是考驗。
經偵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查清資金流向,厘清賬目往來。捋順了資金鏈,案子才能進一步推進。有時一個案子的數據量便能裝滿百來個移動硬盤,林植和同事們仍會耐著性子從中把有用的數據一點一點地摘出來。
梳理數據已非易事,突破口供更是難題。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各有差異,訊問現場的情景也“花樣百出”:有人沉默寡言,有人痛苦流涕,有人避重就輕,對自己的“奮斗”歷程滔滔不絕,也有人當場耍起無賴,反問“這個違法嗎”來試圖激怒偵查員……林植不急不惱,,講道理、講法律、講后果,“磨”上幾個鐘頭。在同事眼里,他就“像一杯穩重平和的溫吞水”,耐得住性子,夠穩。
克難:“無縫銜接”不過是為打贏每場“硬仗”
白天的經偵辦公室里常??床坏饺耍窬瘋兛偸潜疾ㄔ谕?,輾轉于調查取證的路上。這是由經偵工作的特點決定的,大量的取證工作需要與外界對接,只能集中安排在工作時間。民警們通常白天外出查證取證,晚上再回到辦公室加班加點做案頭工作。
作為大隊長,林植不僅要像其他同事一樣安排好手頭負責的案件,還要指導各分局推進案件偵查工作。跑銀行調查賬戶、在辦公室和同事討論案件、外出調取數據和資料、開會梳理案件情況……他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就連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也被閱讀材料所擠占。這樣“無縫銜接”的工作節奏對于常人來說通?!皦毫ι酱蟆?,但在林植看來,“習慣了,也沒什么,工作就是這樣,總歸要做完的?!?/p>
2013年8月,上海發生了史上涉案規模最大、社會影響最深的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集資詐騙案。當時的林植是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探長,他和他的探組是該起案件的承辦人。
保險公司擅自將壽險產品變造為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大肆對外銷售共計約13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怡、顧問江杰攜款離境、下落不明。由于事發突然,再加上這是上海保險行業中發生的第一起非法集資類案件,毫無經驗可借鑒。因此,這場“追逃比賽”,犯罪嫌疑人從一開始就遙遙領先。
困難重重,但林植向來不畏難。在他看來,“警察辦案不能遇到困難就不查了,有些事情看起來難,精力花下去未必沒有好結果。”一點一滴,從“無”到“有”,林植憑著多年從事經偵案件的敏銳嗅覺,帶領干警們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沒有案件主體事實,他從泛鑫公司的法人代表、財務等關鍵證人處入手,當天便迅速掌握了公司的犯罪手法與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犯罪事實。嫌疑人去向成謎,他迅速尋求公安部、市公安局國際合作部門的支持,第一時間掌握了兩人香港起飛、途徑韓國、落腳斐濟的外逃軌跡。最難的是沒有涉案資金軌跡。要跨國追捕,首先要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通緝令,這就必須拿出過硬的犯罪證據。泛鑫公司推銷虛假保險理財產品并沒有明賬,超過3000名被害人的資金流水明細,只能通過業務代理員逐一口述、相互印證取得。500名業務代理員,無一人能完整敘述作案手法和資金來去,有人裝可憐,有人耍無賴,更有人一言不發。林植幾乎不眠不休,硬是帶領取證人員在一周內完成了所有代理人的取證工作,搜集、梳理大量證據,讓國際刑警組織發出了紅色通緝令,嫌疑人在離開斐濟前10分鐘落網。但案子還沒結束,“連軸轉”一個多星期的林植又親率干警,用了1個月分赴江蘇、浙江、香港等多地開展取證追贓工作,厘清、捋順了千百個涉案資金賬戶的往來關系,循線深挖出犯罪嫌疑人企圖向外轉出的5000多萬元贓款。
多年來,林植先后成功偵破、處置了一系列公安部督辦的重特大案件,被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在許多同事眼里,他是勞模、是榜樣,但在他自己看來,“真沒什么特別,就是一件事一件事去做”。
盡心:每一次竭盡所能都只為不負所托
經偵警察所面對的驚心動魄不是槍林彈雨,而是金錢、是數字。從刑事辦案角度來看,犯罪嫌疑人到案,資金鏈捋清,證據確鑿可以起訴,案子便已宣告辦結。但是,非法集資案件與其他經濟犯罪案件不同,“每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背后,就是一個投資人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心血和積攢”。林植辦案從不止于案件刑事程序上的辦結,而是竭盡所能追贓挽損,盡可能讓群眾滿意。
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眾多,難免有人因被騙后情緒失控產生過激的言行。2014年,“滬易貸”案爆發。“滬易貸”承諾保本高息,一年多內吸收資金近2億元,這起案件案情復雜,受害者上千人。投資崩盤,資金全數蒸發,受害人內心崩潰,便經常到林植這里打探案件追贓情況,甚至提出“能不能把他先放出來好讓他還錢”的要求。林植完全理解受害人因被騙而產生的焦慮心情,面對群眾的訴求,他從不推諉搪塞,總是第一時間予以回應,有來聲必有回聲。林植稱,“無理的訴求不能任著受害人的情緒,但能解決的事情一定要想辦法幫著解決”。接待受害群眾,他總是不厭其煩,認真傾聽每個人的聲音和觀點,及時疏導和解釋,并主動牽線搭橋,對接檢、法機關,建起“綠色通道”,幫助受害群眾了解案件進展、提出合法訴求。
由于工作繁忙,林植通常只能犧牲本就稀少的周末或下班后時間來接待群眾,他的耐心細致與平易親和撫平了許多受害人焦躁不安的情緒。受害人送來的錦旗上寫著“心系百姓,執法為民”,常有人說“林警官是讓人民群眾放心的好警察”。
2019年10月1日,林植受邀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收到觀禮邀請,林植和家人都很激動,兒子更是為爸爸驕傲,慶祝大會一開始,就急著在電視里尋找爸爸的身影。而林植說,“當車輛行駛在北京寬闊的道路,抬頭仰望道路兩旁的五星紅旗”,除了內心激動自豪,更多的是感知責任重大。
打贏每一場“硬仗”,守護人民財產安全,這是包括林植在內的所有經偵警察的畢生追求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