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如何做好疫情期間的防控維穩工作,成為江蘇省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中的一次“突擊大考”。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全警動員、全力以赴投入防風險、戰疫情、護穩定、促發展、保民生等各項工作,為全省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交出一份過硬的答卷。
拉起一張立體化信息化防控大網
作為人口流動大省和開放大省,江蘇常住人口超過8000萬、流動人口超過2000萬,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確定疫情重點關注人員的活動情況、密切接觸者等信息,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的關鍵。省公安廳牽頭負責社會面社區防控工作,從卡口檢疫到社區封閉管理,從入戶排查到大數據檢索,全省公安機關拉起一張立體化信息化防控大網。
逢車必查,逢人必測。疫情發生初期,適逢春節返程高峰,人員流動頻繁。全省公安機關會同衛健、交通運輸部門,在省界和市界公路入口設立多道防線,在市縣城區街面實行高等級巡防勤務,日均保持5.5萬巡防查控力量,共檢查車輛680多萬輛次、人員1506萬余人次,同時協調停辦群體性集聚活動,勸阻人流聚集。
“1月23日起,局里抽調12名警力組建‘戰時數據戰隊’。”省公安廳大數據局辦公室工作人員陳昕說,疫情期間他們每天忙三件事:把來自數十個渠道的數據分類,為數據統一格式、補全信息,借助大數據排摸有傳染風險的人群,為精準防控提供支撐。
織密疫情防控“數據天網”,全省公安機關充分利用警務大數據賦能疫情防控工作,核查人員104萬余人,查出確診和疑似患者327人,為阻斷疫情擴散發揮重要作用。
“緊急指令!王某,高度疑似病例,1月23日搭乘高鐵動車由武漢返錫,確認同車廂前后3排人員完整信息,1個小時完成。”接到消息,無錫市濱湖公安分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張俊迅速投入篩查工作。前后3排,武漢到無錫,9個站點,包括途中換乘人員,通過大數據聯網信息平臺,篩查出112名乘客。核查用時42分鐘,一場潛在風險就化解在這張“大數據網”中。
社區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最后一道防線。疑似病例為0、確診病例為0,擁有百萬人口的灌云縣,能取得這樣的戰“疫”成績,與當地公安機關以遍布全縣城鄉的284個警格、914個網格為依托,全警發力推動防控落實到“最后一米”密不可分。“大到社區村莊、小到單元樓道,全面實行社區民警+網格員責任包干。”灌云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張友俊說。
全省民警、網格員共同進駐30多萬張網格、警格,采取入戶走訪等方式逐棟逐戶采集登記社區人員信息,對進出社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配合衛健防疫人員開展居家隔離工作。
“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這一江蘇社會治理創新機制在抗疫戰場發揮重要作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讓疫情防控更加精準扎實。”南京市濱江派出所社區民警張華說。
當前,防控境外輸入成為工作重點。由省公安廳牽頭的駐滬工作組3月7日啟動工作,全省抽調180余名民警,協同有關部門嚴格制定實施無縫對接、閉環式管理工作方案,用高效、細致、暖心的服務構筑起一道防境外輸入堅固防線。截至目前,駐京、駐滬工作組安全轉運入境赴蘇人員8330多人,及時發現并隔離治療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用法治思維維護疫情防控秩序
全省公安機關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依法打擊涉疫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醫療秩序、防疫秩序、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安全穩定。
省公安廳第一時間發布打擊涉疫違法犯罪通告,并印發適用法律指導意見,對涉疫情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細化區分,明確對妨害傳染病防治、制售偽劣防護用品等16類違法犯罪情形的法律適用,從核查管控、執勤執法、警情處置等方面編寫“教科書式執法”范本,為依法維護疫情防控秩序提供指導。組織開展“藍劍1號”專項打擊行動,圍繞疫情防控和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向各類違法犯罪亮劍。
常州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立案偵查一起3人由武漢自駕返回常州,故意隱瞞真實行程,導致8人確診,造成嚴重后果的案件。“我們按規范執法意見,全面收集證據,堅持主客觀相一致,全面查明行為人的主客觀行為、危害后果,最終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偵查,依法維護疫情防控秩序。”辦案民警張珂說。
各地警方依法嚴肅查處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鹽城警方根據群眾舉報發現本地多家連鎖藥房內銷售假冒醫用口罩,查處涉及假劣口罩約1000萬只;南通警方查獲在自營商店、微信平臺進行銷售的假冒品牌口罩6萬余只,涉案金額6萬余元。
宿遷警方破獲一起外地采購、本地收購,狩獵獲取野生動物出售的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余人。淮安警方查獲非法獵捕5000余只野生保護動物的非法狩獵案。全省共偵辦非法捕獵販賣野生動物案件11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9名。
疫情防控需要良好社會秩序。2月23日,南京警方會同徐州警方一舉破獲28年前南醫大女生被殺案。僅僅8天后,東海警方又破獲26年前一起入室盜竊殺害女屋主的命案。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共破獲刑事案件1.7萬起,抓獲在逃人員1696名、涉疫犯罪嫌疑人1267名,為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營造良好治安環境。
創新舉措“硬核”服務不停歇
截至3月22日,我省連續32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省公安廳多次對抓好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部署,會同各市公安機關出臺服務復工復產政策措施288條。
交通運輸是“大動脈”。“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針對疫情期間企業反映困難,揚州市頭橋派出所牽頭組建醫療器械產品鏈物流保障隊,協調交警部門為醫療器械原料和產品運輸開辟綠色通道,每天為17家重點企業原材料、成品運轉提供“保供應一條龍”服務。3月16日,省公安廳部署開展交通安全整治“颶風行動”,進一步為復工復產創造安全交通環境。
“寧歸來”“蘇城碼”“錫康碼”“易來通”“彭城碼”“祥泰碼”……我省各地公安部門推出多個線上登記報備平臺,篩查涉疫重點人員,幫助企業把好用工入口關,確保健康的人員自動流動和企業安全復工復產。
“蘇城碼”啟用后,蘇州滸墅關工業園社區民警徐哲第一時間通過“警企”聯系群向企業負責人推廣。“員工通過遠程申領‘蘇城碼’,獲得‘綠碼’便能返蘇投入復工復產。”徐哲說,企業新招錄員工時,可查看應聘者“蘇城碼”核驗人員信息,安心招錄免去后顧之憂。目前,“蘇城碼”申領人數超過1200萬,訪問量達11.3億次。
對影響復工復產的案件,堅決依法打擊。歷時11天,輾轉4000多公里追蹤抓捕,追回1900余萬元……2月26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破獲一起公司賬戶金額在春節期間被轉移案件并將追回現金交還企業。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共破獲針對工廠企業的盜竊、詐騙財物案件277起。
推進線上“不見面”審批與辦理。在常州黑牡丹紡織制造車間,60多名外地員工通過“云排隊”線上辦理居住證;在泰州海陵工業園區,短短一天內,80余家規上復工企業通過線上平臺完成員工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審核。疫情防控不松懈,“硬核”服務不停歇,服務為先,江蘇警方不斷創新舉措保障企業復產復工。
積極做好疫情期間涉外服務工作。3月2日上午,無錫市公安局設立簽證辦理專場,為一家集成電路公司11名外籍員工辦理居留許可延期手續;2月14日,海安市公安局通過綠色通道為南通達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名派外員工辦理急需護照。全省公安機關通過開通24小時咨詢電話、實行專人專辦等,為多家重點企業1400余名外籍員工辦理簽證手續,用實實在在的措施為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勇往直前錘煉過硬公安隊伍
堅守崗位,日夜奮戰。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各級公安機關盡心竭力戰疫情、保安全、護穩定,以忠誠奉獻之心勇往直前,以實干擔當展現“四個鐵一般”過硬隊伍建設成果。
全省公安機關迅速啟動戰時機制,全警動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省公安廳黨委第一時間部署,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劉旸靠前組織指揮,每天研判調度全省疫情防控和社會面治安情況,及時研究部署統籌疫情防控、維護安全穩定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帶頭發揚“鐵腳板”作風,先后十余次前往南京、鎮江、宿遷等地基層一線明查暗訪,推動疫情防控和服務復工復產工作落實。廳機關各警種部門和各市公安機關也迅速作出部署,上下一心,合力抗疫。
黨建引領激發強大戰斗力。戰時動員、戰時表彰、火線入黨、加大優撫……全省公安機關將政治工作做到一線。2月14日和17日,省公安廳領導來到揚州、淮安和南京一線執勤點傳達廳黨委問候,28名疫情期間表現突出的民警現場收到激勵證書和激勵金;3月9日,省公安廳領導前往徐州看望慰問因公(工)犧牲的司元羽、章良志和時席席3名同志家屬,將慰問送到一線。
黨旗飄揚,警徽閃耀。有31年黨齡,節前因大病在家休息的55歲鎮江市公安局寶塔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門運海,聽到疫情防控部署后,立即向單位領導請戰回到社區。“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覺悟和標準要求自己,做一名勇于奉獻、勇于擔當的人民警察。”兩年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90后宿遷民警徐旺旺,得知各大隊成立黨員突擊隊后,向組織遞交請戰書,前往疫情防控卡口工作。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2月11日,徐州市公安局銅山分局巡特警大隊輔警時席席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犧牲在抗疫一線,年僅30歲。同為輔警的父親時衛東在兒子離世后第4天,戴上兒子警帽,毅然返回疫情防控一線。2月20日,太倉市公安局瀏河派出所民警位洪明連續8天偵查一起口罩詐騙案,匯報工作時因突發心源性心臟病搶救無效,倒在工作崗位上。疫情發生以來,全省有4名民警、5名輔警倒在抗疫一線,其中2名民警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3位同志被評為江蘇最美抗疫先鋒。位洪明、司元羽、榮志玨、章良志、時席席、袁劍雄、黃玉懷、李衛榮,這些英雄的名字,正映射出全省公安機關忠誠、干凈、擔當、為民、尚武的過硬隊伍本色。
大戰仍在進行、大考遠未結束。全省公安機關將認真總結疫情防控中的經驗,進一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作風,努力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