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疫情形勢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趨勢,贛鄱大地迎來春暖花開,企業也陸續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如何才能奪取疫情防控和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雙勝利,成為戰“疫”之后的又一次大考。
江西省委政法委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等作用,全省政法各部門以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為切入點,多措并舉助推企業復工復產“提檔加速”,營造優質的法治營商環境。
硬核支撐讓企業“放心”
機器轟鳴生產忙、田野阡陌春耕樂、車間生產不停歇.....一首生機勃勃的復工復產“進行曲”正在吉安市青原區值夏鎮奏響。截至目前,值夏鎮吉盈電子廠、德志服裝廠、裕豐米廠等一批鎮直企業相繼開工,復工率達98.6%。
自轄區企業復工復產以來,值夏派出所按照“不漏一企、不漏一人”的原則,嚴守人口第一道防線,堅持問需于企,通過上門走訪、電話了解等方式,主動對接企業負責人,全方位、全覆蓋排摸轄區企業及員工基本狀況,詳細了解企業復工進度情況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協助政府部門一同積極向企業宣傳有關援企穩崗等相關政策,為推進經濟社會快速恢復“警”上添花。
這是江西公安機關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硬核支撐”的一個縮影。江西公安機關以警企共建為載體,積極拓展警企互動形式,不斷強化警企共建活動的深度、廣度和力度,幫助企業度過寒冬。
此外,江西公安機關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組織民警深入企業上門走訪,了解掌握實際困難,對復工復產企業員工因社區(村組)封閉管理發生的矛盾糾紛,依法快速出警化解,并強化工業園區、集中復產區和企業周邊巡邏防控,保障企業有序復工生產。
一手護航復工復產,一手打擊違法犯罪。江西公安機關全警動員、全力以赴,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持續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3月4日,新余市警方接到群眾報警:位于該市渝水區仙來辦維也納酒店附近的臨街店面被撬,店內物品被盜。民警立即前往案發現場調查,發現有3家店面的玻璃門被石頭砸碎或門把手被強行掰斷,店鋪內的電腦、煙酒等物品被盜。
該系列盜竊店面案發生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復工復產的推進時期,對周邊商戶的正常經營造成不良影響。警方立即成立專案小組,經過3天3夜的全天候蹲守,終于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并追回被盜的財物。
“雖然民警戴著口罩認不清是誰,但我打心底感謝你們!”3月16日上午,新余市民謝女士拿著一面印有“人民警察為人民破案神速顯神威”的錦旗走進轄區派出所,感謝民警為其追回店內被盜的物品。
精準服務讓企業“舒心”
“我們公司租用的是村集體所有的店面,在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村里不同意減免店面租金,怎么辦?”2月21日,南昌市某房產中介公司負責人向律師微信群發出求助。
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芷琦看到后,立即進行了專業解答:根據江西省《關于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若干舉措的通知》的規定,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生產經營用房的企業,1個月房租免收、2個月租金減半。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為租戶減免租金,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
面對對方的疑惑,方芷琦繼續解釋說,本次疫情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影響而產生損失,屬于非雙方過錯的不可抗力因素引發的。按照2003年非典期間的一些司法案例,承租方受疫情影響要求減少部分租金的,很多法院是支持的。因此,雖然村集體所有的房產并不在政策要求必須減免的范疇,但可援引非典期間的司法案例,與村集體進行友好協商,爭取部分減免,減少經營損失。
這是江西組建法律服務團“一對一”服務受疫情影響企業的一個小小案例。為助力企業依法有序復工復產,努力降低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江西司法行政系統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加大法律服務保障力度,為企業平穩有序恢復生產保駕護航。
3月2日19時30分,一場網絡直播課吸引了九江市濂溪區部分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和管理人員。原來,當地司法局組織區政府法律顧問在線上直播,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合同風險防范和爭議進行講解和解答,讓轄區企業家足不出戶就能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找到法律解決途徑。
九江市濂溪區生態工業園鴻申水暖有限公司涂總經理表示:“這堂講座就像一場‘及時雨’,解答了我很多困惑,現在心里踏實多了?!?/p>
據了解,為開展線上法律服務,江西省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每天9時到17時有專人值守,中午不休息、周末不打烊。全省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24小時保持通暢,及時回復群眾法律咨詢,辦理網上申請事項。
今年2月至3月初,江西省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共回復和辦理群眾有關法律訴求5000余件,其中涉及疫情防控的強制隔離、封路、消毒、租賃、返工等引發的法律問題340余件。
溫情執法讓企業“暖心”
3月2日,伴隨著調解協議的簽訂,一起涉案標的額高達1億元的借款合同糾紛案在景德鎮中院等合力推動下,得以成功調解。
早在2011年,某銀行借款1億元給景德鎮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用于無公害生豬養殖及肉制品加工生產基地建設。合同履行過程中,銀行要求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提前還款。協商未果后,銀行將該案訴至法院。后受非洲豬瘟及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該農業公司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無力還款,影響到了景德鎮全市的豬肉供應。
為保障群眾基本民生供應,景德鎮中院積極奔走各方,耐心辨法析理,反復做雙方當事人的協調工作。最終,雙方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自愿達成了調解協議。
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能否正常循環流通,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江西法院依法審慎開展執行工作,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謹慎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為其紓困復產提供司法助力。上饒、萍鄉等地法院對于涉訴的疫情防控醫療公司或生產企業,靈活采取暫緩財產查控、中止執行和信用修復等措施,依法助其恢復生產抗擊疫情;宜春法院對因疫情防控征用的涉訴企業,積極促成執行和解,保障疫情防控順利開展。
江西各級檢察機關則與民營企業建立掛點服務關系,由檢察長直接擔任“復工專員”,詳細了解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受到企業普遍“點贊”。
與此同時,江西檢察機關堅持在“平等保護”上下功夫,嚴格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民營企業因疫情等原因引發的經濟糾紛,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違法犯罪的界限;對疫情防控用品供應、生活物資保障的企業經營者或者技術骨干等人員涉嫌與疫情防控無關的犯罪,符合適用條件的,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涉嫌犯罪的,審慎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鷹潭市余江區某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化肥生產的企業,公司法定代表人余某拖欠30余名務工人員薪資80余萬元。余江區檢察院依法受理審查案件后,對其進行法治教育,組織工業園區代表、務工人員代表、企業代表、犯罪嫌疑人家屬進行座談,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落實薪資支付方案計劃。
目前,余某家屬已給付務工人員被欠薪資30萬元,剩余欠款將在5月底之前給付到位。該院依法對余某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企業已恢復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