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海之濱到黃浦江畔,跨越3省市,行程近2000公里,一場特殊的生命接力在青島、上海兩地間展開。10月14日、15日,為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山東青島監獄的民警們歷經36小時的連續作戰,圓滿完成了在押服刑人員為親屬異地采集供血往返押解任務,延續了生命的希望,“守護”了“服務人民”的誓言……
10月15日上午9時,上海市某兒童醫院血液科細胞治療室內,迎來了一名穿著囚服的“特殊”供細胞者。在民警和醫生的看護下,隨著血液分離機兩個多小時的持續運轉,115毫升的淋巴細胞液和100毫升的血漿最終順利提取成功,在場所有人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一場從青島到上海,從監獄到病房,跨越高墻的千里救助,牽動著無數目光和心弦,也凝結著眾人的努力和汗水。
一封來信:
高墻外的期盼,高墻內的牽掛
“警官您好,我是青島監獄在押服刑人員楊某的妻子,我們4歲大的孩子不幸罹患腫瘤,急需救治……”不久前,青島監獄收到了這樣一封特殊的來信。
監區民警通過信件得知,在押服刑人員楊某的孩子被診斷罹患淋巴瘤,經過前期放療等常規手段診治無果后病情持續加重,目前由青島轉至上海某醫院,先后進行了自體細胞、母親異體細胞等CAR—T細胞免疫治療。期間因病情復發,上海院方建議盡快采集患兒父親細胞以備后期治療使用。
獲悉家屬訴求后,青島監獄非常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組織獄政、醫療等職能部門分頭聯系楊某戶籍地、村委會、派出所及治療醫院等相關方了解情況;核實后,及時向上級部門進行請示匯報。為確保這項工作的安全順利,監獄成立了工作專班,協助配合開展血樣采集配型等前期工作;組建了專項行動小組,制定專項行動方案。行動名稱定為:“守護”。
一路“守護”:
歷經兩天三地,行程跨越千里
10月14日早7時,青島下起了小雨,押解車隊冒雨準時出發。途中克服雨天道路濕滑、高速修路堵車等各種困難,歷時九小時,當日16時許平安到達上海關押點。
15日早8時,民警將楊某押解至上海某醫院進行細胞采集。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血液分離提取,成功采集外周血細胞200余毫升,為患兒后續細胞制備等治療做好了準備。看到自己的血液通過分離提取緩緩流向容器,楊某從緊張中慢慢平靜下來。“我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是青島監獄給了我救贖自己、彌補遺憾的機會。”楊某滿含淚水的眼中,既有愧疚,又飽含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醫生介紹,正常七至十天后,本次提取的細胞液制備成功就會被第一時間輸注到患兒體內,醫院將根據效果和病情繼續下一步治療。
確認楊某身體正常后,押解小組馬不停蹄踏上返程。10月15日晚上8時許,押解車輛順利返回監獄,“守護”行動結束。
行動的圓滿成功是各級各部門統籌協調、密切配合的結果。參與行動的民警們用有法度、顯溫度的工作理念,彰顯了公正文明執法的深刻內涵,樹立了新時代監獄工作的良好形象。
一種希望:
延續生命的是紅色,還有藏藍色
細胞提取成功后,患兒母親王某焦急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和欣慰。“我丈夫在監獄警官的教育改造下,各方面有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在又是在你們的全力幫助下,給了我們孩子生命的希望,我代表全家人向你們表示感謝!”面對認真負責、風塵仆仆、一臉疲憊的監獄民警,王某滿懷感激,一再致謝。
這是一場生命的雙向奔赴。千里“守護”,有執法的威嚴,更有人性關懷;有奉獻拼搏,也有使命擔當;有對生命的尊重,更有對未來的希望。有的同志連續駕駛警車幾小時,只能趁著服務區加油空隙啃一口面包;有的同志全副武裝看護值守,放心不下的是一路安寧;有的同志即使交接了工作,仍電話頻頻囑咐不停……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全力救人,延續希望。
監獄工作很平凡,經常沉默于每一個日夜,甚至無人提及;監獄工作也很偉大,大家赤誠付出,竭盡心力,為每一個生命、每一個靈魂注入新的希望……
這些,正是每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心中的使命“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