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交警判責沒有意見,但是我就想弄清楚賠錢賠的是什么項目?是否應該給我修車清單和發票?我的要求合法嗎?”這是2024年9月澗西區的劉師傅到天津路司法所就一張交通事故認定書向司法所求助時所提出的疑問,在司法所實踐鍛煉的青年律師仔細查看了劉師傅所提供的證據材料,了解到劉師傅的困惑之后,為其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意見,經過律師的專業解答,劉師傅的疑問消除了,最終事件得以圓滿解決。
在宜陽縣白楊司法所實踐鍛煉的青年律師王燚走進白楊鎮中學開展了一場校園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案例講解、現場互動的方式,從預防校園欺凌的各個方面進行宣講。此外,王燚還在現場帶領同學們一起朗誦精心總結的“反詐防騙口訣”,通過通俗易懂、簡短精練、朗朗上口的語句,為同學們提供了法律“防護盾”。
2023年以來,河南省洛陽市司法局創新開展青年律師到司法所實踐鍛煉工作,探索形成“黨建引領、雙向賦能、雙重保障、七項參與”的“1227”工作法,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186個司法所青年律師實踐鍛煉全覆蓋,推動青年律師培養和基層法治建設互促共進邁上新臺階。
青年律師(右二)參與調解群眾矛盾糾紛
黨建引領,加壓奮進,
在部署推動上動真格
高站位部署。河南省司法廳積極探索新時代青年律師政治引領和扶持保障新路徑,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新入職律師到司法所實踐鍛煉工作機制,研究制定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實施保障等內容。洛陽市司法局迅速落實省廳安排部署,在調查研究、科學研判本地實際基礎上,提出在試點范圍外拓展建立青年律師到司法所實踐鍛煉工作模式,將新入職律師放寬到青年律師,從5個試點所覆蓋到全市司法所。
大范圍動員。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實踐鍛煉工作全過程,抓實“一把手”工作責任,形成市司法局統一領導、市律師協會全面落實、各縣區司法局組織實施的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大力協調發動,市律師協會和所有縣區司法局同步啟動相應工作機制,自上而下全方位動員。
全要素推進。為確保青年律師“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從厘清任務、工作融入,配強隊伍、基礎保障,跟蹤指導、督促檢查等方面做好推動工作,努力克服豫西山區交通不便、律師資源分布不均以及經費保障等困難,第一時間將207名參與實踐鍛煉的青年律師全部配備到位。
探索創新,雙向賦能,
在積累新鮮經驗上樹品牌
嚴格日常管理。秉持“雙方自愿”原則,結合各司法所實際,靈活履行“七項參與”職責。市司法局統一制作工作日志,建立起個人工作臺賬。制作特色化青年律師工作手冊,幫助青年律師對司法所工作運轉模式熟知于心,做到“入所必記錄、履職有成效、實踐獲成長”。
創新指導機制。為提升青年律師在司法所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市司法局要求各律師事務所成立專門工作團隊,支持律所與司法所結對共建,創新“雙帶一”和“AB崗”等模式,全過程多措施保障青年律師在司法所實踐鍛煉,推動鍛煉方式更靈活、服務內容更全面、合作效果更顯著。
突出技能培訓。市律師協會組織所有參與實踐鍛煉的青年律師參加集中培訓,在政治素養、基層業務、成長指引、實戰技巧等方面開展交流分享。各縣區定期召開實踐鍛煉律師工作交流會和培訓會,邀請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司法所工作人員、村(居)法律顧問等業務骨干為青年律師授課,探討疑難問題、傳授經驗做法,著重加強青年律師在人民調解、行政執法監督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學習。
強化保障,正向引領,
在提升工作質效上出實招
完善制度供給。堅持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形成吸引聚集各類人才在基層干事創業的良好政策導向和制度環境,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洛陽市青年律師到司法所實踐鍛煉工作機制(試行)》《洛陽市青年律師到司法所實踐鍛煉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文件。
做實雙重保障。洛陽市司法局將5個省試點司法所的經費納入政法轉移支付資金支出范圍。其他司法所律師經費由各縣區、市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共同協調解決。司法局將法律援助等案件向青年律師傾斜,律師事務所為青年律師提供業務支持、案源保障,確保收入不減少、待遇有保障、發展有信心。
強化正向激勵。各縣區司法局搶抓機遇,大膽探索,紛紛出臺激勵保障措施。欒川等縣區頒發司法所長助理聘書,西工等縣區建立接待日公示制度和擔任鄉鎮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切實增強青年律師實踐鍛煉的榮譽感、使命感。市律師協會將參加實踐鍛煉律師的考核評價情況作為表彰獎勵重要依據,同時,在全市司法行政融媒體矩陣開辟“青年律師到基層鍛煉”專欄,刊發青年律師“話初心、談體會、講擔當”系列文章,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梳理特色亮點,樹立良好形象,凝聚工作合力。
實干擔當,優勢互補,
在推動互促共進上見成效
緊貼基層做實功。基層是青年人才加鋼淬火的沃土。青年律師依托在基層司法所實踐鍛煉的契機,緊扣司法所工作職責,積極參與調處矛盾糾紛,推動轄區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工作;開展轄區內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基層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助力法治鄉村建設;提供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協作開展法律援助,推動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工作,參與開展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和合法性審查工作;參與社區矯正、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等各項工作,在建功基層法治建設中加速自我成長。
發揮專長解難題。青年律師注重發揮法律專業優勢,在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同時,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法律走向群眾、服務群眾、教育群眾、影響群眾。洛龍區某兄弟二人在贍養老人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希望通過司法所幫助緩和關系、解決贍養糾紛。正在安樂司法所實踐鍛煉的青年律師高乙杉,聞訊后主動參與現場糾紛調解。高乙杉律師認真向兄弟二人普及贍養相關的法律法規,釋法析理,闡明利弊,耐心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兄弟二人最后達成贍養協議,不僅以友好的方式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矛盾問題,也為基層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贍養老人的普法課。
雙向互促結碩果。全市實踐鍛煉律師深度融入司法所各項工作,一年多來先后參與調解矛盾糾紛837件,開展普法宣傳教育807場次,接受群眾法律咨詢4800余人次,提供專業法律意見1466條,審核行政規范性文件、合同51件,既緩解了基層法治力量薄弱、法律專業人才緊張的困境,也拓寬了青年律師的成長培養通道,增強了青年律師的政治性、專業性、實戰性,真正做到為群眾發聲、為政府解憂、為社會服務,取得了“1+1>2”的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