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蘇區人民醫院救護車急速運轉,承擔轉運“四類人員”工作壓力倍增。
2月3日,大悟縣黃站鎮網格員劉同春主動請纓,積極擔任轉運“四類人員”專用車司機,迅速投入戰斗,快速落實一個個指令。
他每天疾馳在村灣、醫院發熱門診和留觀點,做好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及發熱留觀人員“四類人員”轉診接送工作,當好黃站鎮抗疫轉運線上的“擺渡人”。
挺身而出,當好抗疫前線的“戰士”
“小劉,剛才這個村的,排查出了一名發熱病人,你現在去把他接到鎮上的醫院來,作進一步的檢查。”劉同春在收集各個村疫情檢查點廢棄口罩的時候,鎮防控指揮部打來了電話。
“好的,我把收集的廢棄口罩送到醫院的收集點,馬上就去接。”劉同春答應道。劉同春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危急時刻,來不及細想,只有挺身而出,奔赴前線。“狹路相逢勇者勝”,抗擊疫情,排查隔離發熱病人,為疑似和確診病人爭取診療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既然答應了,就要做好,我能行。”劉同春拿起防護裝備,戴上醫用手套,再戴上頭套,換上一次性的口罩,由于沒有腳套,他就用塑料袋把腳包起來,再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開車去了約好的地點。
在蘇區醫院作了檢查后,劉同春又把患者送到宣化衛生院作CT項目檢查,這是宣化衛生院出具的報告單。他鎮定地對患者說,“你的檢查結果出來了,由于不能確診,醫生還是建議到縣一級醫院再查一下。你先上車,我們現在就去縣城。”他接著裝CT片的大袋子,毅然打開了車門,帶著患者直奔縣城……
在路上,為了緩解疑似患者的焦慮情緒,劉同春鼓勵道,“你才二十多歲,年齡小得很,但既然有不舒服的地方,還是要配合醫院的醫生,治療好。”劉同春手握著方向盤,專注看著前方,安撫著病人的情緒,直到送到縣城的醫院。
家人關愛,逆行更有力量
“車被征用啦,專門接送病人?我看到你的車過去接人。”2月7號下午兩點多的時候,劉同春的妻子發來了微信。
自從接了這個“特殊”的任務,劉同春都沒有跟她說這件事,當天只是說,由于防控疫情需要,天天要上班,有時候要宣傳鎮上工作,接觸的人員有點多,一個人就在家中樓下休息,家人都在樓上,吃飯的時候,給他單獨留一份就可以了。沒想到,還是讓妻子發現了。
“我能理解,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好的,我曉得,我都穿著防護服呢,你放心哈。”家人的關心與鼓勵,更讓他充滿了斗志,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上了車,不能多喝水,還要注意上廁所的次數,因為穿著防護服,很不方便。同時,這些防護物資本來就緊張,還是要節約著用。工作中,更大的問題是吃飯,原來一日三餐有規律的吃飯時間,再就沒有準點過。午飯、晚飯經常趕不上。
有天晚上六點多,劉同春還等在縣中醫院大門外,因為有病人送來做檢查,還要等結果。“如果檢查沒有大的問題,就可以帶回黃站了,這個時候,即使餓著肚子,我也是高興的,為病人高興,一餐飯,過了時間回去再吃,也沒什么。”劉同春說道。“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能退卻,因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保護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家園。”
春已暖,花已開,驚蟄已至堅持不懈同疫情戰斗守護好我們的家園一定迎來最后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