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能幫幫我們嗎?我們可能被騙了。”
10月1日18時許,一對頭發花白的老夫婦相互攙扶著來到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分局,焦急地向民警報案求助。
經了解,辦案民警得知這對老夫婦年近八旬,9月22日接到一個自稱是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民警”的電話,對方聲稱,老夫婦因涉嫌參與一起特大詐騙案,要求他們配合“警方”調查,否則就要被抓去坐牢。
聽到“警察”這樣說,夫婦倆頓時慌了神,立即按照對方的指示,在手機中安裝遠程控制軟件,任由“警察”進行遠程操作,對方使用老人的銀行賬戶,花費100萬元購買1600克黃金,郵寄至某指定地址。
事后,“民警”要求老人刪除全部聊天記錄,接著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隔了一天,冷靜下來的老夫婦突然覺得其中有蹊蹺,發現自己可能被騙了,情急之下才選擇報警。
“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資源,一定要為報警人追贓挽損!”黃陂分局反詐中心聯合騰龍派出所立即啟動反詐攔截工作機制,并同步報請武漢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給予工作支持。
通過進一步調查,民警查閱老人手機中的所有支付、購物軟件,終于在某銀行App購買記錄中,查到騙子于9月27日、9月30日分別購買黃金400克和1200克。萬幸的是400克黃金雖然已經寄出,但還沒來得及派送,其余1200克黃金正準備郵寄。
考慮到郵寄的黃金一旦被簽收,追回的難度將大大增加,武漢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迅速啟動警銀合作機制,民警與該銀行總行取得聯系,說明情況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要求迅速配合攔截已經郵寄出去的400克黃金,并暫扣即將郵寄的1200克黃金。
通過辦案民警的溝通協調,銀行聯系快遞公司終止派送已經郵寄的400克黃金,并將其和即將送出的1200克黃金一起郵寄至騰龍派出所,由民警轉交給受騙老人。
至此,總量1600克、價值近百萬的黃金在市區兩級公安機關,近兩小時的調查、追蹤、協調下,全部被成功攔截,最大限度地守住了當事人的財產安全。
“謝謝人民警察!”得知自己被騙的黃金被警方全部成功攔截,老夫婦握住辦案民警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
“不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民警安撫著老人的情緒,提醒他們要提高反詐意識,承諾收到黃金后第一時間,聯系他們來派出所領取。
目前,武漢黃陂警方對這起詐騙案件進行了立案調查,并針對性地開展對同類案件的預防和攔截。
套路解析
這對老年夫婦遭遇的是升級版的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詐騙。此類傳統騙局中,騙子往往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要求受害人把所有積蓄直接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以接受調查、洗清嫌疑為由騙取錢財。上述案例中,騙子冒充警察,以幫助洗清嫌疑,誘導受害人下載、安裝遠程控制軟件,通過操控其手機網購黃金,再郵寄至指定地址,達到既騙錢又洗錢的目的。防范意識較差、不了解公檢法辦案流程的人員容易上當。
第一步引誘目標
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的個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檢法機關及政府機關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或網絡社交平臺與受害人取得聯系,要求其配合調查工作。
第二步威脅恐嚇
以受害人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藏毒、護照有問題等違法犯罪為由進行威逼、恐嚇,要求配合調查并嚴格保密,有時還會向受害人展示虛假通緝令、財產凍結書等法律文書以增加可信度。
第三步實施詐騙
以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為由,誘導受害人到賓館等獨立封閉空間,阻斷與外界聯系,進而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或接受監管將名下所有資金轉至“安全賬戶”,或要求開啟手機“屏幕共享”“遠程操作”等功能,進而獲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進而騙取錢財。
公檢法機關及政府工作人員不會通過電話或網絡辦案,不會用網絡社交平臺發送逮捕證等文書,也不會要求開啟手機“屏幕共享”功能。凡是要求轉賬進行資金核查的,都是詐騙!
接到自稱公檢法及政府工作人員來電,不要輕信,碰到拿不準的情況應及時報警,或就近到轄區派出所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