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叔叔阿姨,你們好!我們是大學生普法志愿者,請不要小看這本小冊子哦,這是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聯合相關單位精心制作的法律法規摘編宣傳冊,里面富含與我們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今天你們學完了可以帶些回去給家人們學習,一定會有收獲的哦……”炎炎夏日,“司法藍”和“志愿紅”的身影穿梭于侗鄉田間地頭,為村民們送去貼心的“法治糧食”。
這樣近距離的普法方式在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已成常態。為充分發揮高校大學生普法生力軍作用,為基層依法治理注入青春活力,通道縣司法局從7月起,持續深入地開展大學生“送法下鄉”活動。
“下沉式”法治隊伍聚“智”匯力
▲活動現場
通道縣司法局組建了一支“農村法治宣傳志愿服務隊”,深入社區、村寨圍繞憲法、民法典、預防“幫信罪”等主題“下沉式”普法。志愿服務隊在村寨鼓樓通過游戲互動、實景模擬、現場問答等形式,以溫和親切的話語、深入淺出的闡釋、真實鮮活的案例,向學生們講解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知識,真正讓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大學生志愿者們在群眾經常活動休閑的法治公園、長廊開展法治宣講,使群眾在茶余飯后即可了解法治文化,讓法治文化陣地成為群眾日常生活的“打卡點”。這樣的“法治微課堂”為“送法下鄉”活動增添了新元素,不斷增強群眾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
“侗味式”法治鄉村乘“楓”破浪
▲活動現場
通道縣司法局對會說“侗話”的大學生志愿者進行法治培訓,將這支“農村法治宣傳志愿服務隊”培養成基層普法的“精兵強將”,聯合各村“法律明白人”,通過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創新開展“鄉音說法”活動,圍繞村民們關注的征地拆遷、婚姻家庭、贍養撫養、侵犯人身權利責任、土地流轉、財產糾紛等方面的法律問題進行“你問我答”、以案釋法,讓村民對法律知識聽得懂、理得清、記得住。同時,讓大學生志愿者們發揮所長,將侗款等村規民約的內容編成侗歌,在侗寨放一放,侗族群眾唱一唱,“規”出基層治理新秩序,“約”出和美鄉村新風貌,探索出一條極具“通道風味”的法治鄉村建設之路。
“體驗式”基層治理逐“質”前行
通道縣司法局發揮屬地優勢,根據大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跟崗體驗”,“一帶一”模式讓他們就近加入居住地公共法律服務、人民調解等隊伍,深入鄉村、學校、社區、企業等地,通過“鄉村夜話”、制作線上多媒體法治內容分享等形式,讓普法更接地氣、潤民心。與此同時,一些家長里短的小糾紛,在司法所和大學生共同努力下得以順利化解,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也讓大學生們切身體會到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多且強烈,進一步堅定了他們學法的信念。
“送法下鄉讓我沉浸式體驗了基層法治工作,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升,也深刻感悟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肩負起為家鄉法治建設作貢獻的重任。”來自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大學生普法志愿者莊海山表示。
通道縣大學生“送法下鄉”活動的開展,一方面為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的大學生提供了豐富假期生活和發揮青春能量的平臺。另一方面,搭建了服務優秀青年人才的橋梁和紐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法治動能,更為全面推進“四縣建設”提供青春智慧和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