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湖南省司法廳聚焦經營主體關切,積極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行動,充分發揮法治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規范、引領、保障作用,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提質。
按需精準普法,企業發展更“穩”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關鍵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法治信仰、增強法治意識,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司法局“送法進企業”活動現場
“訂立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違法分包或轉包發生工傷事故,找誰賠償?”
8月14日,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司法局組織“法潤三湘”法律援助志愿律師、大學生普法志愿者、公證員等走進羅舊鎮工業園區,為企業員工開展法治講座。圍繞民法典中與企業員工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案例進行闡釋,加深了企業員工對民法典的認識和了解。講座結束后,律師還針對企業潛在法律風險提出防范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高企業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公司法》大幅度修改,對我們企業經營和風險防控影響深遠。這個培訓恰逢其時。”“楊律師講課講得很好,既聽得懂又用得上。”在寧鄉高新區辦公樓會議室,寧鄉市司法局聯合寧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為企業開展新《公司法》培訓講座。來自100多家企業的代表們認真聽課,積極與授課律師交流,收獲滿滿。
“希望你們多講法、多釋法,幫助我們提升依法經營水平。”8月7日,湖南天杯律師事務所的李景林律師應邀前往株洲坤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有關法律問題及常見物業糾紛”專題講座,該公司負責人連連點贊。
在湖南各地,類似的場景并不鮮見。它們是湖南司法行政系統開展精準普法,推動企業穩定發展的生動注腳。
優化法律服務,解紛紓困更“快”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要堅持從解決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出發,企業和群眾的法治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務就要跟進到哪里。
為了幫助企業規避風險,提高合規治理、依法經營水平,7月30日,湖南省司法廳、省工信廳聯合啟動“服務實體經濟律企攜手同行”專項行動,發布《湘企法律服務包》和300家企業法律需求清單,并通過系列活動為企業開展免費“法治體檢”。
近年來,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統與工信系統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積極組織900余家律師事務所主動對接服務各類企業1.2萬余家,開展政策解讀和精準普法4500余場,“法治體檢”5400余次,提供法律咨詢3.5萬余次,調處矛盾糾紛6500余件。
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遇到法律問題,企業應該如何快速尋求幫助?在郴州市永興縣,前往“涉企公共法律服務窗口”,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里有1名工作人員和律師專崗坐班,企業可隨時申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不僅如此,涉企公共法律服務窗口還有“文書模板”“費用計算”等模塊,方便企業撰寫起訴狀、計算訴訟費等。若企業需要法律咨詢,還可與律師一對一咨詢,“一站式”解決涉企法律問題。
▲株洲市淥口區“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站”授牌現場
株洲市淥口區司法局則是立足“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站”,整合司法行政涉企服務職能,為企業提供包括法律咨詢、法律培訓、合規指導、法治體檢、法治宣傳、協助維權在內的“成長式”“普惠+定制式”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務。
此外,在園區開設“1+1”(1名專家調解員+1名專職調解員)涉企糾紛調解工作室,打造涉企糾紛案件化解“快車道”。開通“小微企業法律咨詢專線”,通過制作發布“法治體檢”電子問卷、建立微信法律咨詢群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遠程式”在線服務。
主動問計問需,精準紓困解難,訂單式、點穴式、“一對一”的法律服務,為企業健康發展按下“加速鍵”。
強化執法監督,市場環境更“優”
行政執法工作最為貼近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也是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必要條件之一。
為進一步強化涉企行政執法監督,拓寬行政執法監督渠道,6月14日,瀏陽市司法局組織黨外人士及行政執法監督員前往大瑤鎮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開展調研。
將商會作為聯系點,是瀏陽市行政執法監督試點工作的創新探索,初步登記受理了400多家商會會員企業有關行政執法方面的投訴舉報、意見和建議等,并及時反饋處理。同時,采取涉企“執法監督+法律服務”模式,通過以案釋法、普法小視頻、法治體檢的形式,為企業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
“商會成立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聯系點后,企業維權渠道更廣了,企業享受的法律服務更多了。”瀏陽市煙花爆竹總會副會長、大瑤鎮花炮產業商會秘書長王賢鳳介紹到。
在湘潭市岳塘區,某企業因未對收集的廚余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受到城管執法部門行政處罰。岳塘區司法局會同岳塘區法院、檢察院,邀請相關業務專家,專題研討這一行政處罰案件,依據相關規定并結合案件情節建議對涉案企業予以減輕處罰。這是岳塘區司法局創新完善包容審慎柔性執法監管方式的一個縮影。
為了助力執法環境明確“尺度”、更有“溫度”,岳塘區司法局將行政執法部門落實柔性執法的情況作為執法評議的重要評價指標,強調執法辦案過程中的釋法說理。與檢察機關建立執法監督協作配合機制,強化入企執法監督管理,防止“任性執法、同案不同罰、過度處罰”等不規范情形,積極推進涉企行政執法檢查“掃碼入企”備案工作,建立涉企問題投訴舉報渠道,公開受理企業對行政執法的投訴舉報。
對行政執法工作全方位、全流程、常態化、長效化的監督,營造出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提振企業高質量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