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廣西南寧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推進基層善治
時間:2024-09-19 15:16來源:平安廣西網責任編輯:陳言
種下“平安籽”開出“幸福花”
廣西南寧市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推進基層善治

“楓橋經驗”作為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靚麗名片,深深根植于廣袤中華大地,物有光華、歷久彌新,其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日益凸顯。“楓橋”之風吹拂綠城大地,在火熱的基層治理實踐中拔節生長、枝繁葉茂。

近年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領導下,在市委政法委的組織推動下,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創新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種下“平安籽”,開出“幸福花”,涌現出“蟠暖鄰里”“花婆勸善”“八姑議事”等眾多本土特色品牌,切實提升首府基層善治工作效能,繪就平安和諧邕城美麗畫卷。

石榴花開“蟠暖鄰里”,山歌伴著幸福來

“壯家生來愛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聲聲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樂,嗨嘹嘹啰……”走進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蟠龍社區,文體活動室傳來悅耳歌聲,社區居民歡聚一堂,以歌傳情、以歌會友,其樂融融。

“社區每周都會組織唱歌、跳舞、書法、繪畫等各種活動,我們積極參加,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社區居民劉堅說。

蟠龍社區是多民族聚居混合型社區,居住著漢族、壯族、瑤族、仫佬族等15個民族居民,常住人口約2.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8100人。社區推進“網格+石榴籽”模式,創新打造“蟠暖鄰里一家親”工作品牌,將網格化服務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常態化開展民族服飾展演、民歌比賽、民族文化知識競賽、民族團結趣味運動會等活動,用暖心的氛圍拉近居民彼此的距離。“從一開始的生疏到現在的熟悉,大家都成了朋友。瑤族姐妹教我做香芋扣肉,仫佬族姐妹教我做白糕,既了解民族風俗習慣,又享了口福!”社區居民李阿姨高興地說。


蟠龍社區大力推行“黨建+法學會+網格服務”特色服務模式,設立良慶區法學會蟠龍社區服務站,選配6名首席法律咨詢專家、9名專家委員和164名專家團隊成員入駐服務站,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法律咨詢及服務,主動將矛盾糾紛化解關口前移,精準高效化解合同糾紛、物業糾紛、勞動爭議等常見多發矛盾,助推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創新發展。服務站探索構建以基層黨組織為圓心、群團組織為紐帶、社會組織為依托的工作體系,成為南寧市56個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良慶區6個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中的“標桿站點”。該站點自建立以來,已接待來訪咨詢群眾400余人,協助社區化解矛盾糾紛148件,處理來電、來訪、微信投訴119件;組織法治文化基層行公益法律服務活動45次,社區居民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八尺江畔“花婆勸善”,奔走解憂送平安

“花婆粥,滾碌碌,慢慢食,都有福……食了花婆粥,一生都有福!”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幾乎人人都能傳唱這首民謠。

八尺江畔蒲廟古鎮,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麗傳說,相傳江畔碼頭有一位賣粥的阿婆,人們都親切地稱她“花婆”,她樂善好施,遇到食不果腹的人時常免費送粥,普通的一碗熱粥,卻有神奇的作用,奇疾怪癥一喝準好。“花婆”過世后,鄉親們為了紀念她,將每年農歷三月十二蒲廟鎮開圩日當作“花婆節”,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花婆節”入選自治區級非遺名錄,讓“花婆”積德行善的淳樸品質得以代代相傳。

如今,邕寧區委政法委從“花婆”傳統習俗中汲取“善治”文化精髓,指導城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積極培育新時代“花婆”,與社區調委會調解員、人大代表、“三官一員”、法律顧問、行業專家組成“花婆評理團”,他們走街串巷、進村入戶,變“施粥行善”為“勸善送福”,積極發揮“花婆評理”“花婆說法”根植基層、貼近群眾的先天優勢,以談心事、建信任、講情理、講法理“四步走”,巧借鄰里鄉親之誼,與專業司法調解優勢互補,切實做到傾聽群眾心聲、為民解紛排憂,努力實現“微小矛盾不出樓棟,一般矛盾不出小區”。居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


今年7月10日,和美居小區的黃女士因樓上衛生間滲水維修問題與樓上業主產生矛盾,協商無果之下主動向“花婆”尋求幫助。富有調解經驗的“花婆”隊隊長潘如青帶隊前往現場仔細了解情況,找準癥結、分頭講理、耐心勸解。雙方靜下心圍桌而坐,一壺暖茶、幾句暖語,讓糾紛快速得到化解,經過短短一周的施工改造,漏水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黃女士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花婆’一來,我就安心了,這麻煩事一定能解決好!”

最美古村“八姑議事”,大事小事有商量

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揚美村位于左江下游,至今有千年歷史,曾有“揚美小南寧”之稱。古村留存的15塊古碑,無聲地訴說著過往、見證著繁華。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設立的《通鄉士庶設立禁約永遠碑記》和《街巷眾議禁約碑》,內容涵蓋鄰里和睦、誠信交易、尊老愛幼等,村規民約在歲月流轉中不斷演進,助推基層治理、繪就和美畫卷。

“有事找八姑”是揚美村民常掛嘴邊的一句話。被稱為“八姑”的老者是揚美村村委會副主任梁彩麗,因在家中排行“老八”,大家尊稱她為“八姑”。“八姑”有一副熱心腸,不僅常為村民排憂解難,也為村子謀發展、謀福利。“八姑”整日奔走在大街小巷,鄰里矛盾調解、防溺水宣傳、農產品銷售……總有她忙不完的活、管不完的事。當問到為什么這么忙,村民給出答案:“八姑”熱心腸明事理,有事找她我們很放心!


2018年,“八姑”將自家客廳改造成“八姑議事堂”。議事成員除“八姑”外,還吸收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變“村干單獨干”為“大家一起來”,齊心合力構建鄉村治理一張網。

“八姑議事堂”成了解決村民煩心事的“公堂”,也是江南區“逢四說事”基層治理的有效平臺,形成了古村事務大家評、古村管理大家議、古村決策大家定的共治共享氛圍,構建了鄉村治理從“獨奏”到“合奏”的工作新格局。“八姑議事堂”大門從來不上鎖,年頭年尾、不分晝夜,都可隨時議事。村中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家長里短之事,都可以在“八姑議事堂”講一講、議一議、理一理。

“八姑”笑著說:“有的事并不大,心里話一說開,隔閡就消除了。自從有了這個議事堂,村民之間有了矛盾糾紛,固執己見、強詞奪理的少了,擺事實、講道理,心平氣和商議解決問題的多了。”近年來,“八姑議事堂”議事56次,妥善調處矛盾糾紛21起,87條治理意見匯聚成智慧力量,矛盾糾紛在平和友善的氛圍中得以化解,鄰里關系愈發融洽和諧。

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南寧市委政法委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扎扎實實的實踐書寫一個個基層治理鮮活故事,鋪就一座座溝通黨心民心的連心橋,繪就一幅幅和諧動人的綠城美景。

(廣西法治日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xj0991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4480yy私人影院论|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极品| 欧美sss视频| 日本大片在线播放在线| 性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三级激情视频| 国产福利第一视频|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 俺也去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福利片| www.尤物.com|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捅| 泰国午夜理伦三级|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123|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8|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xxxx日本免费|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欧美精品束缚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在线观看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三级黄色毛片网站|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