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是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因為,最是橙黃橘綠時。
最是橙黃橘綠時,是漫山遍野等待采摘的柑桔。
最是橙黃橘綠時,是桔農在果樹間忙碌的身影。
最是橙黃橘綠時,是一輛輛滿載柑桔,發往全國各地的冷鏈卡車。
最是橙黃橘綠時,還是華寧縣人民法院為當地柑桔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每一次實際行動。
華寧是全國早熟特早熟柑桔優勢區,素有“桔鄉”的美稱。
2023年,全縣柑桔種植面積14.72萬畝,產量43.91萬噸、產值14.48億元,農戶戶均收入10萬余元,司法為柑桔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顯得尤為重要。
涉柑桔案件關乎桔農的切身利益和柑桔產業的發展,在華寧,“涉柑桔案件無小事”。近3年來,妥善化解涉及柑桔生產、銷售、加工、運輸等行業案件293件,為優化當地柑桔產業發展提供了高質量司法服務和保障。
9月25日,在云南華寧邦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7000平方米的分選廠里,一臺臺機器開足馬力,400多名工人們正在將新鮮的柑桔一個個碼齊、裝箱、貼商標,隨后通過冷鏈卡車銷往全國各地。
“最近正是柑桔采收的高峰期,前來收購柑桔的外地客商絡繹不絕。我們公司不僅為外地客商提供柑桔分選、包裝、儲存、發貨等服務,自己也收購柑桔銷往各地。”云南華寧邦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說。
李強的身份不僅僅是公司的董事長,還是一名調解員。
在每年柑桔銷售高峰期,華寧縣法院都會動員一名有威信、溝通能力強的外來客商和外來務工人員擔任調解員,參與到該院“鄉音橘緣調解室”工作中。
今年,李強成為了“鄉音橘緣調解室”調解員。
“柑桔交易中,常常會發生法律方面的問題。比如果農與客商因交易產生的糾紛,農戶之間的糾紛,來拉柑桔的貨車司機之間的糾紛等等。因此,每年柑桔采摘前,法官都會來公司跟我們講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指導我們如何進行調解,遇到哪種情況,應該怎么處理,我們從中受益良多。”李強說。
目前,李強已經配合當地派出所、司法所和綜治中心,對柑桔銷售期間產生的各種矛盾糾紛進行了多次調處。
近年來,華寧縣法院助推打造“4+N”治理格局,即綜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為主,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治理大格局,組成工作團隊,開展法律咨詢、糾紛分流、調解指導、多元解紛、司法確認、訴調對接、訴訟服務等工作,提高涉柑桔矛盾糾紛化解質效。
不僅如此,該院辦理涉柑桔案件最多的盤溪人民法庭還開展了“預約集中審理”,通過夜間開庭、夜間上門調解等方式避開農忙時調處案件,使不少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
“這是避免小矛盾轉化為大問題的方法之一。”華寧縣法院盤溪人民法庭負責人表示,除了夜間開庭、夜間上門調解,盤溪人民法庭還設置了桔鄉巡回法庭,在柑桔交易旺季,以巡回審判等方式,來回于田間地頭、柑桔分選廠,就地解決柑桔交易引發的糾紛。
“這樣一來,為本地桔農和外地客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在保證各方合法權益的同時,有效維護市場穩定。”盤溪法庭負責人坦言。
在柑桔交易中,勢單力薄的桔農無疑處于弱勢一方,如何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
“首先是要認認真真辦好每一起案子。”盤溪法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他辦理的涉柑桔糾紛案件中,有一起讓他印象深刻。
該案中,一名外省收購商到華寧與本地桔農訂購柑桔,雙方簽訂一份書面買賣合同,約定由收購商在9月底以前組織工人將柑桔全部采摘完畢,貨款按采摘的柑桔稱重后據實結算。合同簽訂后,收購商因柑桔價格市場波動等因素,一直拖延采摘工作,桔農反復催促無果,一直到10月底,訂購的柑桔大量腐爛在地里,給桔農造成嚴重的損失。桔農起訴到法院,要求賠償損失。
“從理論上來說,債權是指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收取柑桔是債權人的權利,這是債權的本質屬性決定的,但這個案件中較為特殊。”盤溪法庭負責人說,桔農作為賣方能否成功履行交付柑桔的義務,仰賴于收購商必要的配合與接收,柑桔又屬于易腐爛的新鮮水果,如果遇到收購商拒絕接收,桔農無法對柑桔進行提存,進入10月份以后,桔農也很難再按正常價格轉為二次銷售。
因此,法院審理后認為,在柑桔買賣合同當中,采收柑桔固然收購商的權利,但同時也是收購商的義務,收購商無正當理由拖延收取柑桔,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由此給桔農造成的損害,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綜合考慮柑桔受損情況,最后判決由這名外省收購商賠償桔農損失14萬余元。
此外,為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涉柑桔矛盾糾紛,盤溪法庭還總結多年來因柑桔交易引發的買賣合同、委托合同等糾紛,制作出格式化的柑桔買賣合同、中介委托合同及規范的填充式欠條樣本,在柑桔協會、柑桔交易頻發的交易市場、分選廠粘貼分發,讓各方為糾紛發生后的維權做足“功課”。
“比如,在合同中對付款時間、采摘時間,采后損失率等關鍵性要素進行約定。”何永寶表示,有了合同范本,就能讓果農,尤其是缺乏經驗的果農,盡快適應市場規則,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更有利于柑桔產業的發展。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云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