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司法局東華司法所聚焦選優人才、做強特色品牌的目標要求,積極探索建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新模式,打造云南省首個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盤龍區田園路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室。
注重地域輻射奮力創新工作模式
本著方便居民群眾、就近提供法律服務的原則,盤龍區田園路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選擇建在東華街道田園路社區居委會所在地,確保居民群眾看得見、找得到、用得著,居民群眾在遇到法律疑難問題時能夠及時便捷地尋求到法律服務。
工作室完善功能配套,達到“五個一”全配備,即一支隊伍(“法律明白人”與社區法律顧問聯合辦公)、一套制度(制度規范公示)、一套學習教材(包括“法律明白人”常用法律知識書籍和學習筆記)、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培訓室。在做到“標識、標牌、標語”三齊全的基礎上,展示“法律明白人”主要工作職責等制度,設置擺放法律相關書籍的“法律圖書角”供“法律明白人”和居民群眾查閱學習,定期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專家到培訓室為“法律明白人”充電賦能,全方位提升“法律明白人”綜合素養和為民服務能力。
工作室建立“6+1”輪班制度,社區6名“法律明白人”、1名法律顧問輪流坐班“問診”,開展法治講座、接受法律咨詢、調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難題解決途徑,引導群眾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參與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自身權益,達到民意一線掌握、問題一線解決的效果。
夯實普法基礎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田園路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以“線上+線下”組合模式開展精準普法。社區“法律明白人”線上定期在居民微信群推送實用普法宣傳視頻和文章;線下每月以一個熱點法治話題為宣傳主題以案釋法,組織開展普法講座,為群眾介紹或解讀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群眾法治意識。
此外,工作室以法治主題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和金地山水小區法治主題庭院為依托,將群眾辦事場所和休閑聚集場所建設成為法治文化陣地,讓群眾隨時隨地學習法律知識。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能夠“出門見法、抬頭看法、閑余議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推動形成全民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今年截至目前,共開展普法講座12場次,推送普法信息36條,覆蓋群眾4000余人次。
筑牢平安防線積極化解矛盾糾紛
“法律明白人”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和創新矛盾糾紛化解路徑。依托“田園幸福議事廳”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和矛盾糾紛“三解”工作法,在日常走訪排查過程中,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當排查發現矛盾糾紛或接到居民糾紛投訴時,立即聯合網格長、綜治專干、司法所工作人員到現場核實了解、分析研判,力爭當場化解矛盾糾紛;現場無法調解的,將矛盾雙方當事人邀請至工作室,通過“法律明白人”講解法律知識,并聯合心理咨詢師開解心結問題,社區民警化解矛盾沖突進行問題“三解”,充分發揮各方優勢,講清法條規定,辨明利害關系,引導居民在法律框架下解決問題,推動矛盾糾紛盡早化解。
工作室始終將“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作為矛盾糾紛調處的基本原則,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截至目前,盤龍區田園路社區“法律明白人”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00余人次,調解矛盾糾紛1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100%。
近年來,田園路社區通過創新管理服務和精準治理,治安和刑事案件持續實現“雙下降”,各類矛盾糾紛等社會風險得到有效化解,實現連續十年無重大刑事案件,無社會影響較大的重大群體性事件,無群體性上訪事件,無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成為東華街道基層社會治理的“示范典型”,榮獲“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稱號。
一個小小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連接的是群眾的急難愁盼,牽動的是群眾的幸福指數。盤龍區田園路社區“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掛牌成立是盤龍區司法局、東華司法所加強“法律明白人”隊伍履職保障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法治社區建設的關鍵舉措。下一步,盤龍區司法局、東華司法所將持續打造“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通過“以點帶面、以面帶片、以片帶廣”的方式,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品牌集成效應,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盼,力爭把“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建成群眾身邊“做得好、信得過、叫得響”的“金字招牌”,助力平安盤龍、法治盤龍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云南省司法廳、昆明市盤龍區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