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社區一名10歲小男孩‘失聯’,社區民警很快斷定孩子還在小區,迅速發動治安協理員等尋找,結果真在小區找到了。”4月27日,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華清學府城社區的居民說,如今,只要社區民警在,不管遇到啥事,大家心里都很踏實。
老百姓的感受,是對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幸福中路派出所全面“一室兩隊”改革、“派出所主防”等警務改革成果的最好詮釋。幸福中路派出所的“善治”,離不開公安局新城分局警務機制改革肥沃的土壤。
心系百姓警力沉下去
將平安送到群眾家門口
提起幸福中路派出所,繞不開華清學府城社區。這個社區目前常住10487戶,居民多達3萬余人,是西安市新城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大型綜合社區,人員流動頻繁、管理難度大、各類警情相對集中,小區治理存在多重難度。
“正因為這個社區的特殊情況,因此管好這個社區也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幸福中路派出所所長黃建國說,派出所結合實際,攻堅克難,全面落實“兩隊一室”的警務模式,聚焦“派出所主防”和“百千工程”,把社區民警從非社區警務工作中解放出來,讓社區民警從“下社區”轉變為“在社區”,進一步筑牢了平安根基。
今年以來,這個“難管”的社區不僅電信詐騙案件降幅達88.8%,更實現盜竊案件的零發案。民警辛勞汗水換來了整個社區的和諧平安,老百姓的安居樂業。
積極探索激發“派出所主防”
基層治理的“大功效”
伴隨著氣溫升高,華清學府社區內的夜市格外熱鬧。從夜市穿過,不經意間便能碰上在人群中忙碌的社區民警。居民們說,“我們的夜市很熱鬧,正因為有民警們在,很少看到有醉酒鬧事的,更沒有醉酒打架的。”
“為更好地落實‘派出所主防’職責,我們將華清學府城社區劃分為小區、校區、園區三個警務區。”黃建國說,今年這個社區還有了“超豪華”的警務團隊,其中包括24小時常駐社區服務的5名民警和9名輔警、17名院落警長等。社區民警在警務室值班、辦公、接受群眾報警求助,實現2分鐘內見警,節約了出警時間、縮短了出警距離,提高了出警效率。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在華清學府城社區舉行了社區警務治理現場會,通過現場觀摩大力推進“主防警務、預防警務”,深入踐行“兩隊一室”警務模式。這一社區善治“樣板”,為公安新城分局警務機制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護航發展警務新質生產力
助力高質量發展
從一個社區到一個派出所再到整個公安新城分局,一個又一個惠及民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警務機制正在不斷落地生根,新城公安為老百姓遮擋風雨的“平安樹”越來越枝繁葉茂。
對居住在西安市新城區的不少居民來說,最深切的感受是鄰里矛盾少了,居民間越來越和諧了;發案少了,居民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上升……
今年以來,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深耕“派出所主防”警務“責任田”,貫徹落實“百千工程”,大力推進“531”新警務機制,牢固樹立“主動警務、預防警務、身邊警務”工作理念,將警務新機制轉化成守護平安的警務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全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