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員為企業群眾提供服務。受訪單位供圖
“這事已經困擾我3年了,以前不知道找哪個部門,現在反映到這個窗口,沒想到這么順利就解決了。”8月31日,在皮山縣行政服務大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個體經營戶瑪某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政法機關是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力量。2022年5月,皮山縣以解決少數企業和群眾“辦不成事”問題為目標,在該縣行政服務大廳和群眾工作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不能辦、不好辦、不知怎么辦的問題,著力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
在皮山縣群眾工作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記者看到,許多群眾像瑪某一樣,揣著“問題清單”來,帶著“滿意清單”離開。
2021年4月,瑪某從買某處租了一家歌廳。簽完租賃合同后,瑪某對店面進行翻修,2022年4月,更改店名并重新申辦營業執照,完成備案。一個月后,該店因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問題被查封。此時,瑪某才知道,買某提供的消防手續是假的。
事后,瑪某多次和買某協商賠償事宜,但無果。她認為買某的行為屬于合同詐騙,于是報警,警方認為這屬于民事糾紛,指引她去法院起訴。
瑪某對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行為表示不理解,2023年10月,她到皮山縣群眾工作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投訴。作為當天窗口的帶班領導,皮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程毅詳細了解情況后,耐心向瑪某釋法。
在程毅的勸導下,瑪某向皮山縣人民法院起訴,主張解除租賃合同,由買某賠償其相關損失。
之后,程毅又組織相關單位、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協商解決方案。2023年12月7日,皮山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解除瑪某和買某簽訂的轉讓租賃合同,買某退還瑪某租賃費并作出相應賠償。瑪某對結果心服口服。
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是推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的新實踐。皮山縣群眾工作服務中心主任何曉燕介紹,該窗口設立專人專窗,實行“領導帶班、干部值班、接待咨詢、及時轉辦、限時辦結、跟蹤督辦、熱線服務”閉環工作運行機制,對群眾反映的訴求實行全流程處理,為群眾提供辦事兜底服務。
程毅說,常規窗口受辦結時限、工作權限和窗口人員數量的限制,難以及時有效處理疑難問題、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因政策瓶頸導致的個案或類案。“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通堵點,優先處理“應辦未辦”事項,重點解決群眾訴求中的“疑難雜癥”,讓群眾辦事不撲空、有地找、有人幫。
今年1月以來,皮山縣兩處“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共辦理涉企訴求42件,辦結率100%。
“我們開設這個窗口的目的,就是要讓企業群眾在皮山縣沒有難辦的事。”程毅說,皮山縣將繼續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完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職能和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的作用,在提升窗口服務效能、優化辦事流程等方面不斷努力,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