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公安局北子午路派出所013號軍墾博物館便民警務站,看這支年輕的隊伍如何用青春力量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轄區沃土上扎深根、開新花、結碩果。
第八師公安局城區分局北子午路派出所是第八師公安機關首個獲評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基層派出所,自2022年4月被公安部命名以來,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耕基層社會治理責任田,依托013號軍墾博物館便民警務站等“神經末梢”,做實基層“小警務”,守護轄區“大平安”。
隨手調隨時調反復調
直至矛盾化解
11月的石河子市寒意漸濃,在1社區由013號便民警務站為轄區群眾協調的“排練房”里,居民何阿姨和幾位買菜回家的鄰居正在這里練習過幾日要去參加社區合唱比賽的歌曲,一派祥和安寧的氛圍。
“你們調解矛盾,很有一套嘞!我跟鄰居好久沒講話了,經過你們調解,現在和好了。”何阿姨見到警務站巡邏民警高興地說道。
原來,退休后的何阿姨時常在家里練歌練舞,為了避免擾民,何阿姨會特意避開鄰居休息時間排練,但樓上住著的一對年輕夫妻,因為上夜班白天需要休息,彼此之間缺少溝通,導致鄰里關系急劇惡化。
從小區微信群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013號便民警務站站長尤博文坐不住了,詳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上門調解,哪知兩家人一直不肯坐下來溝通。
只有找到當事人,才能解決問題。尤博文帶領警務站民警輔警輪流蹲守。終于,在第3天,成功讓兩家人坐在了一起,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
問題的癥結在于老舊小區房屋隔音效果差,尤博文積極與社區、物業進行協調,終于為何阿姨找到了冬暖夏涼的“排練房”。
白天,何阿姨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鄰居相約在“排練房”練歌,晚上,樓上的小夫妻夜班回家后會輕手輕腳盡量減少噪音,鄰里雙方互相體諒,“干帛”就此化為“玉錦”。
“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糾紛,大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不及時化解或者化解不徹底,日積月累之下,便會引發大問題。在接處警工作中對發現的小矛盾曉之以法、動之以理,當場進行‘短、平、快’調解,對于當場不能達成一致的,我們跟雙方約定好時間再次進行調解,一次不行那就兩次,把矛盾點找準,直到把問題解決。”尤博文說。
這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隊伍,但凡有新同事加入,就要學習一門必修課,那就是學會用群眾的語言調解矛盾糾紛,讓矛盾糾紛化解不僅“說理”還要“講法”。
相信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是“楓橋經驗”不變的根基和本色。該站始終聚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防范”關鍵環節,持續探索基層治理模式,創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聯合街道社區力量開展強鄰里關系、護轄區安全的群眾大講堂活動,著力解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難題。今年以來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25起,有力促進了轄區和諧穩定。
乘“楓”而上
打造全時立體服務新模式
“周末辦理業務本就讓人溫暖,工作人員的耐心細致更是讓我感動,你們辛苦了。”這是站里意見簿上群眾寫下的一句話。
無論是深夜還是凌晨,站里的大門永遠為群眾敞開。作為石河子公安最大的一個便民警務站,這里常態配有熱水、日常藥品、雨傘、打氣筒、輪椅、充電樁,并根據群眾的需求,經常增添一些新的物品,使警務站真正成為群眾的歇腳點、暖心站、愛心站和平安屋。
“為人民服務”是“楓橋經驗”誕生至今創新發展的價值立場。013號站以優質服務于民為落腳點,將“拓寬服務領域、優化服務效率、提升服務質量”作為工作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打造“全力、全時、全能”的一站式服務品牌。
現已開通12項戶籍業務、21項交管業務和3項旅游信息咨詢等服務措施,采取“就近辦、在線辦、碼上辦、簡化辦”的優質便民服務,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部分戶政、交管業務。今年已為群眾辦理交管業務1598筆、戶政業務184筆,向群眾提供幫助750余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服務不缺位”。
當群眾的好評躍然紙上,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便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北子午路派出所在一筆一劃中描摹出“為群眾辦實事”的“楓”景,鞭策著013號站民警輔警以細致、極致、精致的工作標準,把小事辦實、把實事辦好。
民生“小警務”
讓轄區平安不出事
和諧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是群眾最基本的民生需求。
7月的某天凌晨,熱鬧了一天的街道慢慢冷清下來,可寂靜的小區里,突然響起悉悉索索的聲音,正在步行巡邏的隊員立馬沖上前去查看,將正在盜竊電動車的男子抓獲。
對轄區“九小場所”進行消防檢查,走街入戶宣傳防電詐知識……既管大事也管小事,為人民群眾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用“小警務”托起“大民生”是13號站“平安不出事”的秘訣。
“下班店里關門一定記得斷水斷電”“打籃球時把個人財務保管好。”013號警務站位于石河子市軍墾風貌區中心地帶,轄區社情復雜,人員活動密集,孩子走丟、手機遺失事件時有發生。
為此,013號警務站按照警力跟著警情走、警力跟著人群走的工作原則,采取動態派警、彈性用警、錯時用警、顯隱結合的立體化巡邏機制,對軍墾博物館周邊及軍墾文化廣場人流密集區域進行全覆蓋,不斷強化街面巡邏勤務,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威懾力,嚴防發生影響社會面穩定的案事件發生,確保社會面持續穩定,轄區刑事治安案件發案數年同比下降10%。
今年,013號軍墾博物館便民警務站被評為兵團“青年文明號”,站里的民警輔警說這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勵,在傾情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征程上,將高舉“讓人民滿意”這面旗幟,不斷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內涵,通過提升防范、打擊、管理、服務工作水平,讓“平安”成為人民看得見的幸福,努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軍墾樣板,讓這顆“平安”的種子茁壯成長、碩果搖枝,惠及萬家百姓。